到了作戰室,高致嵩再次向孫衛軒發問:“咱們在今天傍晚之前必須拿下愛國女校和粵東中學,咱們的部隊必須分成兩撥進行攻擊,如果我讓你擔任愛國女校的總攻,你有信心拿下愛國女校嗎?”
“報告學長,衛軒沒有問題!”
“好,那我現在就把527團和528團的兩個特務連撥給你,由你指揮,再給你往來調兩個機槍連怎麼樣!”
“謝謝旅長照顧,衛軒必定完成拿下愛國女校的任務!”
“好,去布置任務吧!”
“是!”孫衛軒走出作戰室。
8月15日,廬山。
蔣中正與陳誠策定抗戰方略,蔣望著麵前這位身材短小,精明強幹,將近不惑之年的少壯將領,想到他對自己的忠貞不貳,想到西安事變他對自己的拚死保護,心中禁不住湧起了一抹感動的情懷。抗戰的危急關頭,他還是很依靠這些可靠的將領。
“辭修,你對抗戰計劃怎麼看?”
陳誠麵對著這位已幾日幾夜沒休息好的委員長,暢敘直言,他認為:該計劃在敵情判斷方麵有十分精明正確之處,但在作戰方針和作戰指導要領方麵,所主張的處處設防,禦敵於國門之外不切合龍朔國實際。
為此,他提出了持久戰的戰略。他認為:龍朔國國土廣大,人口眾多,具有長期抗戰的條件。我對日作戰之具體運用,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期為持久抵抗時期;第二期為敵我對峙時期;第三期為總反攻時期。
陳誠是國民黨軍中的主戰派,一直在千張國首領耳邊吹風,主張對日抵抗。他的抗戰三階段論,在不少地方與中共、的戰略方針極其相近。
陳誠的見解甚合千張國首領之意,千張國首領接著說,原來隻想掃除國府側背潛在的危險,不想SK之敵十分凶悍,不但不能掃除,反致我軍陷入南北兩麵作戰不利的境地。事到如今,SK之敵是繼續打下去還是毅然撤出戰鬥,以傾全力於華北戰場呢?
在座的其他將領主張,由於華北戰場的不斷擴大,應立即停止SK戰事。
陳誠卻背眾人之道而馳並早已成竹在胸。他掃了眾人一眼,語氣堅定地對千張國首領說:“SK方麵的仗絕非不能打的問題,而是必須打,怎樣打,亦即大打還是小打的問題。”
蔣問他這是什麼意思。
陳誠說:“北方戰場業已揭開。湯恩伯、衛立煌等部占領八達嶺、南口一帶,給南下之敵側背插上一把利刃。千張****肯定是要南下的,因此,南口重地他們勢在必奪,而我軍亦在所必守。華北戰事的擴大已無法避免。敵從華北而來最為憂慮,華北一馬平川,千裏大平原,利於千張****機械化部隊快速推進,速戰速決。華北千張****有關東軍和駐朝鮮方麵軍做後盾,調動方便,進出暢通,隨時可集中優勢兵力,長驅直入。若千張****在華北得勢,以主力沿平漢路南下,直撲漢口。這樣,我華中部隊將被敵切斷後路,既無路可守,又無路可退。華東我部則有被敵人一鼓而殲之危險。”
千張國首領一聽言之有理,便追問道:“依你看來,應如何辦,才能避免這一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