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保衛南京(2)(1 / 2)

陶德曼埋了半天的關子,這才打開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微笑地麵對側耳恭聽的蔣介石朗聲念道:“這些是東京方麵的意見。我們元首也認為可行,請委員長考慮:第一,承認滿洲國和內蒙獨立;第二,擴大《何梅協定》,規定華北為不駐兵區域;第三,擴大、《淞滬協定》非武裝區……”

‘娘希匹,日本人的胃口太大了’,蔣介石心裏罵著,還是耐著性子聽下去。

“第四,中日經濟合作;第五,中日共同防共;第六,根絕反日運動……”

這六項條件,簡直跟當年的‘21條’差不多了。

“好吧,這麼大的是,容我們商量一下,再和大使詳談吧。”

陶德曼一走,蔣介石把張群、陳立夫、宋子文、白崇禧、顧祝同、徐永昌、唐生智、王寵惠都找來了。對日本停戰議和的條件,張群和陳立夫首先表示同意。宋子文和孔祥熙咬了一陣耳朵後說道:“我看不但條件太苛刻,而且陶德曼的用意也有挑撥離間的嫌疑。這個條件要好好考慮考慮再說。”

蔣介石不理睬宋子文的話,轉身問秘書陳布雷“閻錫山有沒有回電?”

陳布雷回答:“閻長官表示同意,並且特意說:夾著尾巴做人也還是人,總比死了的好。”

蔣介石一聽來了情緒。有閻錫山這票,他更硬起來,讓在座的人一一表態。“如果隻是這幾項條件,也未嚐不可”老奸巨猾的徐永昌看透了蔣介石乞和的急迫心情,馬上隨聲附和。顧祝同也連說“可以答應。”

問道唐生智,他起初不做聲。唐生智一直主張持久抗日,內心委實不願和日本講和。蔣介石再三追問,他隻推說:“我還沒有考慮好!”

隻有白崇禧不含糊:“要是這個條件,那我們為什麼打仗?”

一句話弄得蔣介石好不尷尬。

“事情已到了火燒眉毛的地步,陶德曼出麵周旋總是好事,條件如何,還可以商量,總比這樣戰亂下去為好。我再派人交涉就是!”蔣介石確實早已派人交涉了。

但日本態度強硬,蔣介石隨後又決定南京防守要拉開架勢,讓日本人知道中國不會輕易放棄南京,進攻南京就是甘冒付出巨大代價的風險。他一改原來隻以少量部隊象征性地防守南京的計劃,決定以重兵死守南京。可是兵從何來呢?蔣介石的嫡係主力陳誠的部隊開往江西了,胡宗南的部隊去了陝西。再說,這兩支部隊就是近在眼前,蔣介石也不會讓他們再去抵擋銳氣正盛的日軍。他要留著這點家底。但是,如果兵力少了,沒等談判有結果,日軍就可能占領南京,這樣我方在談判桌上必然隻能甘居下風。因此,要保證堅持一定時間,以利談判成功,必須要有足夠的兵力。

蔣介石盤算著,隻有將上海撤退的部隊先頂上去再說,另外,還有以改編奉係軍閥張宗昌的部隊為主的第二軍團,讓他們星夜兼程馳援南京。這麼一算,南京防守的兵力也就差不多了。

這些部隊多半不是蔣介石的嫡係,蔣介石當然不心疼。不過,蔣介石還是忍痛出了點血,把桂永清教導總隊留下來守南京。教導總隊一式的德式裝備,由德國顧問訓練,蔣介石刻意模仿希特勒,把這支部隊當作自己的‘鐵衛軍’,在守南京的部隊中,數教導總隊的戰鬥力是最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