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淺談貸款買車
□我國汽車信貸發展現況
汽車信貸,從1998年在中國誕生起,就倍受愛車人的關注。如今,3年過去了,狀況如何呢?
1998年,全國汽車消費信貸交易僅3萬多輛,與該年180多萬輛汽車銷量比,微乎其微。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最近的調查也顯示了貸款買車的冷淡局麵。在眾多被調查人當中,隻有5%的人辦理了購車貸款;31%的人表示觀望;29%的人因實施過程涉及麵多,最後放棄貸款;35%的人表示,寧願辛苦攢錢一次性到位,也決不會貸款買車。是什麼原因造成貸款買車的冷淡局麵呢?有人形容,貸款買車好比樹上的桃子,掛的高高的,人們跳幾跳還是夠不到隻得放棄。看來問題不在於消費者而在於信貸購車本身。
□到底是什麼阻礙汽車信貸發展
目前,阻礙汽車信貸發展的因素較多,比如汽車消費環境不好,價格變化較大等,但最主要的是擔保製度不健全,信貸部門以及政府管理部門的觀念問題。
先說擔保。目前,汽車消費貸款的擔保有抵押、質押和第三方保證三種。按規定,抵押是以消費者擁有產權的房產或所購買的汽車作為抵押物。可是目前房改房、商品房產權複雜,評估時效和評估費用存在諸多問題。以標準價或成本價購買的職工用房,是有限產權,有些房產要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上市流通。另外,房產價格較高,汽車消費貸款額度一般較小,房產價值由專業機構評估,貸款人需要支付高額評估費,給貸款人增加負擔。房屋評估報告有效期一般隻有半年或一年,而汽車貸款的有效期最長為5年,期間還需重新評估。種種問題,使房產抵押貸款買車在實際操作中難以實施。用所購汽車作為抵押物,更是難上加難。
根據擔保法的規定,以汽車作為抵押的,應在其主管部門辦理抵押登記。但是,由於我國尚未建立健全汽車抵押登記和產權證製度。目前隻有部分城市交通管理部門辦理汽車抵押登記。同時,由於缺乏汽車產權證書,即使辦理了汽車抵押登記手續,也避免不了汽車轉讓、重複抵押給銀行帶來的風險。在消費者個人可提供的抵押物有限的情況下,保險公司開辦的履約保證保險成為銀行控製汽車消費貸款風險的主要手段。
目前,在銀行辦理的汽車消費貸款中,大部分有保險公司提供履約保證保險,但有的地方保險公司沒有開辦此類業務,有的雖可以辦理,但一些承保要求使得銀行的貸款安全難以得到全麵保證。再說質押,質押有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兩種。動產質押一般以支票、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券,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作為質押物。
以三年期國庫券做抵押來申請五年貸款為例,國庫券三年後兌付,國庫券依然作為質押物,質押兩年後再歸還個人,銀行過期並不追加利息,借貸人的利益受到損害,一般不選此方式貸款買車。
第三種保證方式也是舉步維艱,問題出在兩方麵:一是擔保法規定:學校、幼兒園和國家機關等不能作為保證人,這些單位的職工就不能使用這種擔保方式;二是目前人員流動頻繁,企事業單位不願為職工擔保,即使單位願意擔保,銀行審查手續繁雜,符合條件的寥寥無幾。此外,部分地區個人購車附加費過高,有的地區存在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對買外地車要多征收購置費、消費附加費及牌照費、人籍費等,這些都為開展汽車消費信貸增加了難度。
□中國的汽車信貸業務怎樣才能取得成功
汽車消費信貸,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消費方式之一,在國外,即使人們可以一次性付清車款,也要貸款買車。美國80%的新車是通過貸款購買,在德國比例是70%。當前,世界汽車消費均以信貸為主。為促進銷售,汽車公司相繼建立了自己的金融服務公司,1949年德國大眾就成立了自己的信貸銀行,很多人不知道,大眾汽車公司的第一個產品並不是汽車,而是一項為德國普通消費者所做的購車儲蓄計劃。看來,中國要像國外那樣普及汽車信貸,就必須把汽車信貸的桃子放在低處,隻有消費者伸手可得了,汽車信貸才會盛行,汽車市場才會興旺。筆者認為,中國的汽車信貸業務要取得成功,取決於以下諸因素:第一,車輛必須成為貸款的主要擔保物。第二,要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第三,銀行應調整營銷方式,把業務從生產領域貸款的批發轉向個人消費領域的零售,在簡便貸款手續上下功夫。第四,建立完善的回收欠款的法律程序並建立信用調查係統。第五,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居民轉變“無債一身輕”的傳統觀念,逐步接受“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的消費方式,從無債型消費轉為適度負債消費,從自我消費型滯後消費轉變為信用支持型適當超前消費,逐步提高居民消費信用水平。
就像住房按揭不久前也並不普及一樣,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國家各項相關政策的配套實施,汽車信貸業務將更加深入人心,中國人的汽車夢將隻日可待。
105.買車還是貸款好
□為什麼買車還是貸款好
首先,車隻會越用越舊,價值在降低。這就是說買車不是投資,不會增值。所以買車貸款好。
其次,手中有錢,可以買股票等做其他投資,隻要投資利率高於貸款利率,還有錢賺。當然最大的好處是讓更多的人能夠買車。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汽車開始步入中國百姓家庭。對於大中城市中正在崛起的中產階級來說,汽車消費已擺上了理財日程。但購車是等攢足了錢一次性付款購買好,還是利用貸款提前消費好呢?
在美國,80—85%的消費者通過汽車貸款來購車。
全球大的汽車商如通用、福特、大眾等都有屬於自己的金融消費服務公司。目前,國內汽車消費貸款主要由銀行提供。但根據中美、中歐WTO協議,一旦中國加入WTO,汽車貸款將對非銀行機構開放。其中規定,汽車貸款不僅包括小汽車,還包括卡車、大巴及摩托車。
與國外汽車信貸最大的不同是,國內開展的汽車消費貸款主要由銀行貸款,保險公司擔保。汽車不能做抵押物。上海通用曾與銀行簽訂了汽車信貸協議。這樣給用戶貸款是由銀行決定,而不是上海通用。如果由汽車金融公司來做,程序會簡單得多。
目前,對於中國目前的汽車信貸方麵的政策,最大的障礙在於貸款是否能夠以汽車作為抵押。如果不能這麼做,就必須引進其他的方式進行抵押。但這樣會限製發放貸款的數量。其次,中國缺乏相關的法律。如果汽車可以抵押貸款,必須有正式的法律給予支持,一旦用戶不能還款,可以通過正常的法律途徑將車收回。
中國市場還有一個特點是,沒有信貸紀錄,中國人也不習慣負債消費。
汽車金融公司在貸款過程中與目前中國的汽車貸款有類似的地方。但汽車金融公司將會為中國市場引進一些新的服務項目及服務方式。
在操作中,汽車金融公司主要與經銷商合作。由經銷商提供客戶。如果經銷商信譽好,提供好的客戶,將承擔更多的風險,提供更多的貸款。
□買車貸款,除了銀行,還可向汽車金融機構囊中伸手
汽車金融公司的參與,對汽車銷售能夠起到一定作用。如,通用汽車公司要推廣一個新的車型,可以與汽車金融公司合作,提供零利率貸款,從而吸引客戶購買。在外界看來,這一低利率貸款是由汽車金融公司提供的,而實際上,這部分利率差額是由汽車公司承擔的。在國際汽車市場上,每個汽車公司推出新車型的時候都會這麼做。在業務方麵,汽車金融公司並不是隻做某一汽車公司的產品,也為其他品牌的車提供服務。在美國,這類機構還可以提供保險、房屋貸款等一係列業務。但汽車業務是主要的。
□手續將會越來越簡單
購車的客戶在經銷商那兒拿到汽車金融公司的相關表格,填好後交到該公司,在確認資料後決定客戶的首期及首付,由經銷商辦理。客戶隻需要在經銷商處就可以辦好一切手續。
目前中國規定汽車貸款最長的期限是5年。但不允許零首付,今後估計也不會像美國允許客戶零首付。在台灣、香港等地,一般首期交車款的5%。首期越高越容易通過。
盡管國內近年來汽車廠商、經銷商與銀行聯合推出了汽車貸款,但貸款購車占整個汽車消費的百分比還隻是個位數。這個數字與國外相比差距很大,這也表明這一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