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回 終究是一場遊戲(1 / 2)

諸葛亮看著劉備堅決的樣子,張了張口,還是沒有馬上奉勸,隻是微微的歎了口氣。

“如此一來,便有些難應付了。”諸葛亮道。

劉備沒有說話,而是默默的走出了破廟。

又行一晚,突然有一行人馬追上的大軍,原來是東吳的使者諸葛瑾。

諸葛瑾先見到了諸葛亮,言明了情況。

原來司馬兄弟此時正加緊攻打東吳,而東吳君臣憑借長江天險苦苦支撐。雖然尚無敗相,卻有兵力上的差距,若是司馬家能再出第三路兵馬,東吳便難以應付了。所以孫權聽從了陸遜之計,請劉備出兵搔擾荊州的晉軍,使其不敢東去。

諸葛亮一聽此乃好計,如此一來荊州的晉軍便是兩頭受氣。若是全力進攻東吳,則有蜀軍從背後掩殺。若是全力進攻西蜀,則有吳軍順流而上。若是雙管齊下,則是兩邊都拿不下。

聽聞諸葛亮說是好計,諸葛瑾便請兄弟馬上帶他見劉備。諸葛亮卻搖了搖頭,對兄長說了昨日之事。

諸葛瑾聽完之後,沉吟了起來,也不說見劉備了。

見不成劉備,也沒有得到蜀軍準確的答複,諸葛瑾卻不急於離開,看樣子有住下之意。諸葛亮略動腦筋,便笑著問兄長:“兄長不急於複命,難道是陸伯言之策?”

諸葛瑾一驚,然後笑道:“伯言說過,此事定然會被你看破,果然如此。隻是二弟,我等在你軍中卻能如何呢?”

諸葛亮隻是笑笑,並不回答。自己在被劉備“趕”回成都之時,一怒之下想出了挽救劉備集團的“毒計”,便偷偷使人為陸遜出了妙策,才使孫權繼續比賽,並成功的害死了關羽。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劉備居然在趙雲的護衛之下成功的逃脫,而此時若要保住西蜀,必須聯合東吳,可是主公劉備不許,若是晉軍拿下東吳,或者東吳抵禦不住而投降,那麼西川便是獨木難支,被滅隻是時間問題了。

又過一日,大軍到達了臨江。諸葛亮為劉備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登基儀式,然後詔告天下,劉備繼承漢統,成為皇帝,立國號為蜀漢。

劉備稱帝之後,馬上封諸葛亮為丞相,總攬國家大事。立劉禪為太子,其他文武皆有封賞。

祭祀完天地,劉備身著龍袍高高在上,接受文武百官三拜九叩時,他突然感覺自己座位的兩旁站著關羽和張飛,他們二人也是哈哈大笑。劉備大喜,便要拉著他們,那二人卻如鬼魅一般的飄遠了,劉備想要起身追他們,卻無法站起。隻是那飄遠的關張二人卻向劉備招手,似乎在叫他過去。

“二弟、三弟,你們走後,愚兄也很孤單。”劉備含混不清道。

眾人似乎都沒有發覺劉備的異狀,直到旁邊的諸葛亮念完劉備的封賞聖旨之後,內侍才發現劉備已暈倒在了龍椅上。諸葛亮暗施眼色,示意內侍不是張揚,而是草草的打發了群臣後,才吩咐內侍將劉備扶回了臨時的行宮。

掌燈以後,諸葛亮正在處理各種事務,突然內侍來宣他見駕。

諸葛亮連忙放下手中的事務,連忙趕到了行宮。

說是行宮,其實隻是將原來的臨江府衙稍做裝飾。隻是諸葛亮趕到之時,劉備的門外已站立了許多人。有黃權、趙雲以及其他幾個文武,都是蜀漢的骨幹,旁邊還有劉禪。一見這陣式,諸葛亮心頭一驚,又是一喜,難道自己希望的事情真要發生了嗎?

“你們早來了。”諸葛亮對黃權、趙雲等人道。

“吾等也是剛到,隻是陛下並未召見,隻等丞相。”黃權道。

諸葛亮點點頭,連忙走進了屋內。

室內香煙繚繞,劉備靜靜的躺在龍床之上一動未動。

內侍輕聲稟報“丞相來了。”劉備才連忙叫內侍將他扶起。

諸葛亮緊走幾步,跪倒在床前。

“陛下。”諸葛亮抬頭看去,卻發現劉備二目之中放出光芒,精神比往常反到好了許多。

回光返照。諸葛亮隻想到了這四個字。

劉備二目緊盯著諸葛亮,讓諸葛亮有些不自然。

“丞相,朕問你一言,需如實回答。”劉備突然道。

“臣遵旨。”

“以你本心,是想做一代梟雄還是一代名臣?”劉備問完,目光不閃的盯著諸葛亮。

諸葛亮似乎早有裝備,略一思索道:“陛下,臣以為不論是梟雄還是名臣,皆是量材而定。非是想成為什麼,而是能做成什麼。”

“願聞其詳。”劉備道。

“若是臣如陛下生於亂世,需忍辱負重、逢場作戲、知人善任,不但周旋於各方諸侯之間,更要調節好本集團的各方勢力。如此大計,臣做不來,甚至以為這有失風骨,臣定然不如陛下。”

劉備聞之點點頭,“文士骨氣,可敬而不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