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斬首(2 / 2)

雖然不知道是真假,但是聽聲音張強精神還是很飽滿,主心骨既然沒事,他們自然是沒有後退的道理,至於那些怕死的小人,到現在不是死在匈奴的刀下,就是早已級開溜了。現在留下的,大多是忠義之士。

匈奴士兵突然感覺到對方的抵抗變得激烈起來,正在詫異不止之時,後方突然傳來了一陣陣騷動,很快將領死亡的消息便傳了過來。

將領死亡,大家自然沒有拚命之心,很多人就地把刀一扔,打算投降。但是死了無數兄弟的新兵怎麼能放棄這個機會,自然是一到一個,把這些投降的匈奴都殺掉。一些準備投降的匈奴看到這種情況,自然是紛紛提刀向山野各自逃命去了。

看到紛紛逃命的匈奴從身邊經過,張強一時也沒有什麼辦法。這些匈奴人不懂漢話,他也不通匈奴語。無法有效的交流,雖然知道這些人一旦逃回去就會被其它勢力收編再次成為敵人。但張強也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逃命。沒有辦法。

現在他處於匈奴軍的糧草陣地之中,斬殺那些想要過來帶走糧草的匈奴士兵。等待著龍窟軍的到來。隻是這龍窟軍水準太差,他催了三次才看到一部分龍窟軍的到來。

來接應張強的是龍窟村本村的獵狼小隊。出發時帶的兩千人,現在隻剩不到700多人了。看到張強疑問的目光,一名小隊長苦笑著說道:“自從大人您不在之後,那些士兵就各自為戰,不再聽指揮,甚至有部分軍官帶頭逃跑。隻有這些弟兄們在拚殺……”

張強一聽,自然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兩個附屬領地的士兵,雖然屬於龍窟村,但是那時最高長官生死未卜,軍心自然潰散,隻有這些龍窟村出來的人才知道張強的厲害之處,才苦苦堅持著。

這裏麵有張強的問題,也有這些貪生怕死之輩的問題。現在大戰結束,自然是要清理這些宵小之輩,不能寒了自己將士的心!

吩咐前來的士兵把這些輜重押運回去,然後派剩下的部分士兵把匈奴遺留下來的都收集起來。清理了一下戰場,帶著自己戰士的屍體,緩緩向龍窟村方向走去。

這次的收獲很大,之前右大將所收獲的糧草一直帶在身邊,張強打敗了其兩萬餘人的部隊,現在大都落入了他手裏。就這批糧草而言,足足夠龍窟村的村民吃四個月了。

回去的路上,一行隊伍經過兩個村莊,張強都沒有進去,隻是派人把戰士的屍首送進去,然後給他們三天的時間交出怯戰的士兵,再沒有多浪費一句話,直接回到龍窟村。

這次帶兵作戰,暴露了很多的問題。首先張強自己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無法有效的帶領隊伍與敵人作戰。其次龍窟村的士兵配合能力不足,麵對匈奴士兵的攻擊,更多是受到己方的幹擾而被對方抓住機會殺死的。

龍窟村的士兵其實並不比那些匈奴差多少,東漢末年各地叛亂,百姓流離失所,導致漢人的身體素質整體下降。但是現在張強天天以狼肉喂士兵,其身體素質早已提升不少。隻是張強現在不懂帶兵,龍窟村又缺少一位科班出生的將領。倘若有這樣的將領訓練士兵,張強的士兵或許會翻幾番戰力。

思考片刻之後,張強便讓二狗子找刻墓碑的好手,又找會寫文的小吏,為這些龍窟村的戰士寫了一篇功績辭,然後好生安葬。

自漢武帝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崇揚儒學之風逐漸興起。其後的統治者提倡名節孝道,加上東漢中後期地主士大夫、外戚和宦官之間的鬥爭日益尖銳,社會上竟出現一種樹碑立石、崇喪厚葬的風氣。張強自然是用這種大家所熟知的風俗來籠絡人心。好讓其餘士兵為自己效力。

做完這些事情之後,張強這才把目光轉向這兩個名義上的附屬村落。這次兩個村莊派出來的士兵的表現讓他很不滿意,而且他隱隱的感覺到,有些人似乎在暗地裏搞一些小動作。

這些宵小之輩實在是令人厭惡,張強覺得自己必須要鐵血清洗一番!收拾一下這些人。

起點一直登陸不了都一個小時了,真鬧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