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都是趕了一夜的路,才片刻休息,行軍的疲勞剛剛表現出來,還未等緩解,便要開始戰鬥。華雄體恤士兵,便單槍匹馬衝了出來,大喝一聲:“敵將何在,敢於我華雄決一死戰!”
鮑忠一看華雄虎體狼腰,豹頭猿臂,身長九尺,古代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23厘米,九尺也有兩米之多,當時就心虛了。加上自己奔襲一夜而來,事關自己的小命,不由的就畏懼後退起來。
軍士本來勞累不已,現在看自己將領又如此草包,士氣頓時降到穀底。華雄自然不願意錯過這個領功的機會,大喝一聲:“賊將休走,速來取死!”策馬向一邊暴露出來的鮑忠衝過去。
華雄的馬,是新換的汜水關的馬,而鮑忠的馬是奔波一夜勞累的馬,差距在這一追一逃中自然顯露出來,很快華雄便欺身而上,大刀向鮑忠劈來,鮑忠本就心怯,現在又是亡命關頭,隻好反身拚命一架,擋開這一擊。但是策馬反身,本就是高難度動作,又擋住華雄的全力一擊,頓時力衰,虎口迸裂。甚至有些控不住馬。
華雄一見敵將如此草包,自然欣喜,大刀一轉,把搖搖欲墜的鮑信直接橫拍下馬,然後躍身下馬,手起刀落,砍掉了鮑信的腦袋。
主將一死,頓時鮑信軍隊三千人馬哄散逃命,被隨後一衝而上的五百鐵騎隨意砍殺。
直到這時,李阿曉等人才遲遲趕到,因為糧草拖延行軍進度,一路上三人雖然心急,但不得不帶著三萬士兵慢慢行動。雖說行軍一夜,其實大多時候都在馬背上睡覺。
這時,突然看到前方敗軍退來,有統兵之才的韓貫知道這些敗軍對趕路一夜的士兵很不利,當時便分出數千人眾,截住這些敗軍,問來原因。得知鮑信被殺之後,不明原因的三人頓時有些驚懼,不過隨後李阿曉以敵方將疲己方將逸分析,讓另外兩人恍然大悟,秦天更是直接策馬,帶領一千人向前方還在追殺敗軍的鐵騎殺過去。
此時華雄等人還在乘勝追擊,突然眼前又小將,帶領一隊士兵圍了上來。此時五百餘眾已經砍殺力竭,而這一隊士兵進退有度,一看就不凡,頓時以為陷入敵人的包圍,正在紛紛懊惱之中。
這是前方小將大喝一聲:“我乃龍窟鎮秦天是也,敵將速來受死!”
本來以為陷入敵方計策之中的眾鐵騎頓時紛紛放下心來,一個小鎮都不如縣城,能有何能將?不能華雄出戰,一旁的副將胡軫便對華雄說道:“校尉,看鮑信之流,便是庸才,現又有無名之鎮來犯,由此看來,十八路諸侯都是碌碌之輩,不勞您前往,我去取這小將首級。”
華雄此時衝殺已經很累,又覺得胡軫此話說的極是,便允諾,在一旁觀戰恢複體力。
胡軫得到華雄的允諾,自然是拍馬上前,長槍向秦天一指,大喝一聲道:“無名之輩,何須校尉,看我胡軫斬你!”
此話一出,頓時惹的秦天大怒,拍馬上前,手持一長戟,與胡軫鬥了起來。秦天有多勇武,由曹操北伐之戰就能看的出來。當初曹操北伐,大將夏侯淵與秦天激鬥百餘回合都不分勝負!韓貫最後雙方隻能鳴金收兵,來日再戰。
由此可見秦天的武勇的確不錯,雖然與關羽等人差距不小,但是也算二等良將。隻是跟錯主人誤了一生。但即便如此,殺胡軫之流還是綽綽有餘。況且胡軫心存輕視之心,更是加快了敗舉。雙方激戰二十回合,秦天便把胡軫斬於馬下。
華雄大怒,正要上前,卻聽到遠方傳來殺喊之聲,抬頭一看,發覺無數敵軍向己方衝殺過來,頓時勒馬回城,敗退而走。
秦天回身一看,原來是李阿曉與韓貫已經收服敗軍,擔心秦天安危,率軍趕來,卻把華雄等人嚇退。
秦天自然不知自己在鬼門關上走了一遭,把胡軫的人頭挑給二人一看,然後鳴金收兵,選了一個合適的位置紮營,隨後把鮑信之死,以及自己斬胡軫的功績報了上去。
與此同時華雄也把自己萬人之中斬殺鮑信,隨後領著五百將士全身而退的功績報了上去,至於胡軫之死,絲毫沒有提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