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南瞻部洲,建鄴城。

建鄴城坐落在江南水鄉,城池不大,但是景色秀美,總是有很多文人墨客對她留下許許多多的讚美。建鄴城裏民風淳樸,人人都非常善良,很少有欺善怕惡之輩。自大唐統一天下之後,建鄴城便開始了穩定和平的日子,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門不閉戶,人人臉上都掛著笑臉,是大唐盛世帶給了人們全新美好的生活。

建鄴城北,貓兒胡同。胡同裏居住的大多是一些貧困人家,甚至還有幾家五保戶,依靠城裏人的接濟生活。也有幾戶人家是曆來的貧戶。王大財一家就是其中一戶。

王大財的父親王貴,給自己的兒子起了個這麼個名字,就是期望自己祖輩都未能實現的脫貧夢能在自己的兒子身上實現,可是天不遂人願,王大財過的甚至還不如當初王貴在世時候的光景,當年娶了同街的貧戶孟家的姑娘,給王大財生了個兒子後,就由於生孩子時沒有錢財來保護好身體,早早的離開了人世。王大財隻好自己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孩子王小發拉扯長大,幸好大家也都很同情他們,有個殘羹剩飯什麼的,就給王大財端來點,王大財平常也出去給人家打打零活,勉強維持著生計。

王小發已經八歲了,王大財給王小發起這麼個名字,也是希望能從王小發身上實現脫貧夢,這已經是王家的傳統了,一輩接著一輩的往下就這麼傳著,世代單傳,沒辦法啊,也想多傳,可是養活一個都費勁,能怎麼辦。

王小發也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早早的就不用王大財操心了,每天早早的起來,幫王大財收拾收拾家裏,當然,也沒什麼收拾的,就是把晚上睡亂的草席在鋪鋪平整,爺倆蓋著一床被子,被子是黑色的,從王小發記事起,就知道這個被子是黑色的,不過據王大財講,說王小發的爺爺的爸爸的那個時候,這床被子正經漂亮呢,白色的,是當時王小發爺爺的爸爸給人家富貴人家幹活,人家看他能幹,賞給他的,就這樣,一直蓋到了王小發這,曆經無數歲月,才變黑的。王小發就問他爸爸,為什麼不洗呢?王大財就會告訴他,洗什麼啊,洗了還得黑,而且洗了被子,咱蓋什麼啊,咱們這裏經常梅雨天,再得個病什麼的,得不償失,不用洗,這樣也挺舒服的。

王大財往往是天還黑著,就得出去,趕到城東去給人家幹活,而王小發起床的時間,往往是天還沒大亮的時候,起的比雞早。其實王小發根本用不著起的這麼早,王小發幹活的地方的主顧對王小發挺照顧的,總時不時的給他送點吃的什麼的,也叮囑過他不用來的這麼早,可是王大財教育王小發,就說,人家是咱們的恩人,給咱們吃的,給咱們工錢,咱們得報恩。王大財也沒文化,說不出來什麼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之類的文縐縐的語言,隻是講大白話,但是王小發很受教育,每天早上第一個趕到幹活的地方,用他的話講,就是用自己的努力來回報主顧對他們家的恩惠。

這天,王小發趕到的時候,天依然沒亮,王小發自己把家夥拿出來,開始打掃院子,仔仔細細的打掃起來,其實地上很幹淨,因為每天都是王小發最後一個離開院子,離開之前,他都會打掃一遍,但是習慣成自然,他每天早上到的時候依然會再打掃一遍。主顧家裏是開藥店的,建鄴城裏最好的藥店就是這裏。每天王小發也都會在幹完活後跑到前堂幫忙跑腿,藥店裏的師傅們對王小發的勤快都很滿意,時不時也教給王小發一些藥理知識,而王小發都會認真的仔細的用心的記到腦海裏。

*********

“砰砰砰!砰砰砰!開門,快開門!來人啊,快開門!”一個傭人打扮的夥計用力的敲打著藥店的前門。“快開門啊,救命了!”

“來了!來了!”王小發趕緊放下手中的用具,急忙跑到前廳,打開了前門,“誰啊?怎麼了?師傅們都還沒來呢!”王小發剛打開店門,就衝進來一個急速的身影。

“快,快!有沒有大夫,快跟我出下診,我家老爺快不行了!”夥計記得抓耳撓腮,對著王小發就是一通大喊。

王小發認識這個夥計,他是城西李善人家的夥計。這個李善人在建鄴城裏是非常有名氣和有威望的一個人,平常樂善好施,喜歡幫助人,對於貧民來說,在遇到什麼旱澇之時,總會打開糧倉,接濟建鄴百姓。本名叫李德旺,但是城裏人都管他叫李善人。

“怎麼了?李善人怎麼了?這大夫們還沒來呢。什麼症狀啊,這還得有一個時辰師傅們才能來呢,這樣,我知道程師傅家住址,我陪你去他家裏找他吧。”王小發看著夥計著急的樣子,也跟著著急,對著夥計建議道。

“好好好!我們現在趕緊走吧,走走走~”夥計風風火火的跑出了店門,王小發趕緊跟了出去,在門外掩上了店門,也不擔心會丟東西,因為建鄴城裏沒人會這麼幹,就算有,也沒這個點出來的。

“李善人什麼症狀啊?”王小發一邊帶著夥計往程大夫家跑,一邊問夥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