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進擊的大宋(2 / 2)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隻能選擇收縮防線,放棄燕山以南的大片土地,扼守古北口,保住這一片要地,留出兵力,去救援粘罕那十萬大軍。

然而他們依舊沒有能夠做到這一點。

在開州,宋軍的堅守,消磨掉了對方最後的銳氣。

在糧食快吃完的情況下,粘罕隻能指揮剩下的軍隊強行度過鴨綠江,能過多少過多少。

在渡河的過程中,粘罕軍被大宋逆流而上的水師小船伏擊,粘罕中了一發碗口銃,雖然支持到了上京,卻依舊因為感染身亡。

作為金國頭號名將,粘罕的死,給金國上下,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宋軍展現出來的進攻能力,讓他們感到了無比的戰栗。

而在各處戰場上,他們的精銳和名將,戰死無數。

吳乞賣作出了一個堪稱恥辱的決定。

割讓包括東京遼陽府在內的大片土地,女真族人撤回上京故地,將相當於舊遼全部土地的地方,都讓給了大宋。

這一個舉動在當時被認為是喪權辱國的行為,尤其是和性如烈火的金太祖阿骨打比起來,金太宗的這個行為,毫無疑問顯得無比的懦弱。

然而後世史學家卻認為,吳乞賣的這個舉動,反而挽救了女真族的滅頂之災。

接下來大宋花費了兩年的時間,掃清了這片土地上的舊貴族——反正本身也沒剩下多少了,不管是遼人還是漢人,或者是渤海人與高句麗人,他們都獲得了更好的管理,獲得了自己的土地,接受著同樣的教育。

大宋的朝廷在北方重新安穩民生的時候,趙諶沒有停下他征服的步伐。

休整了幾個月之後,趙諶親自率領大軍南下,摧枯拉朽一般的,將南方也同樣的清掃了一遍。

麵對朝廷大軍的推進,各地士紳有抵抗的,然而卻都如同螳臂當車一般,被輕鬆碾壓。

許多士紳也隻能選擇投降,讓出一部分土地,來維持家族的延續。

這一點,沒有出乎趙諶的意料之外。

這些士紳有時候是最頑固的,可是有時候卻是最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的。

大宋的未來,開始了新的篇章。

靖康八年,隨著太上皇趙佶在逃往東南亞的海船上被張榮的海軍擒獲,蔡攸童貫朱緬等被一網打盡,大宋開始徹底的穩定了內部。

隨著一項項新措施的推行,大宋依靠著強大的整體實力,開始將他們的勢力,逐步的擴展。

靖康十年,西夏自願加入大宋,李家放棄皇位,成為了大宋的貴族。

靖康十三年,一艘遠航到南美的船隻,帶來了趙諶夢寐以求的橡膠種子,還有玉米、土豆等高產作物。

大宋正式進入了蒸汽時代。

靖康十八年,金國宣布成為大宋的藩屬國,和高麗、大理、吐蕃、西域各國一個地位。

靖康二十年,四十七歲的趙桓宣布退位,將位置傳給二十九歲的太子趙諶。

而整個地球的科技,也提前幾百年,開始了飛躍。

當所有文明都被大宋所同化了之後,人類終於作為一個共同體,開始了對茫茫宇宙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