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育出一個身心健康的寶寶(三)(1 / 3)

音樂盒對小嬰兒有無限的魅力,可在睡覺時放一段音樂。最好音樂盒有一根線連著,即嬰兒可以伸手拉線的那種。

結合性玩具機上麵有一排按鈕和旋鈕,你的嬰兒轉動、按壓上述按鈕時會發出聲音來。這種玩具可安裝在小床上或洗操缸上。它是多樣的娛樂源泉,樂趣無窮。

10~12個月他將活動得更多,並喜愛能推、拉的玩具。如火車、汽車或跑狗等。可以給一些連著小繩的玩具,使他坐在地板上玩時可以把玩具拉向他。(不同的成長階段,媽媽和小嬰兒的快樂遊戲〕試著支撐著孩子的兩腋讓孩子站在膝蓋上孩子會高興地在媽媽膝蓋上亂踢和媽媽一起玩傳球常陪孩子一同看書,並且時常指著書上圖片問孩子:這是什麼?會動、會出聲的玩具媽媽要一麵指著一麵和孩子說話會用雙手玩了會很喜歡會出聲的玩具帶著喜愛的玩具去公園和媽媽一起玩沙土遊戲

絕不要把太小的東西給你的嬰兒玩,因為他可能會意外地吞下、塞進口部或把它推入耳朵、鼻子內。

如果你買一件塗油漆的玩具,要弄清楚油漆是無鉛的,小兒童把每樣東西都放入口中,據知有些兒童因含鉛油漆玩具中了鉛毒。命絕不要把有尖銳棱角的玩具給你的孩子玩。舍你的嬰兒在玩耍時,絕不要離開他,哪怕一會兒也不行。命給小孩能吃的糖果玩具時,為了你的衣服不被弄髒,要保證上述可吃的糖果玩具的黏結物可以、從棉布或家具表麵上洗掉。不要買堅硬的薄塑膠玩具。因為這類玩具容易破碎並留下危險的銳角。買軟玩具時,要核對安全標簽,應弄清楚有無金屬絲、尖塊,並應檢查玩具的眼、鼻是否堅固。

—齊玩遊戲

讓你的嬰兒在小床上或坐在你膝上時和他玩“躲貓貓”的遊戲。你也可以改變玩法用頭巾或毛巾蒙住臉而不用雙手。

買一個吹氣的大海灘球,把它輕輕地滾向你的嬰兒。當他能無需扶持坐立時,他就能用手把球打回給你。你甚至可把一個小球輕輕地拋到他的膝上,讓他“拋”回給你。教你的嬰兒用玩具動物、塑膠湯勺、不易打爛的東西裝滿容器。鼓勵他去動手,你將很快就發現他會坐幾個小時重複地把玩具裝滿容器又把玩具拿出來。

嬰兒看來有無限的耐性來堆積塑膠杯和塑膠圈,這兩者均有助於提高他手部活動功能的協調。其表現形式各種各樣,基本原理則相同。對小嬰兒來說,大件的玩具更好,因為嬰兒的手尚缺乏協調,需要容易抓握的玩具。

定期健康檢查,

即使正常也要做定期的健康檢查,可看出發育的情形以及異常症狀的發生。定期性的檢查也較安心,若有問題可趁早發現趁早治療。若有不安全感,每個月做一次健康診斷亦可,平常在出生後、1個月、3個月或4個月、6個月、9個月或10個月、1歲、1歲6個月、3歲時進行。

健康診斷以口以身心的發育為重點,對走路、行動、說話、牙齒等種種問題進行診斷。健診的內容包含了營養指導、日常生活指導、育兒知識等重要的問題。定期性健康診斷是在保健所中進行,但關於時期也因地方而有所不同。

防接種按照指定的日期辦理。

預防接種,有的是定期接種,在疾病多的地區和流行病多的地區則有臨時性的接種。依照年齡、性別有各種不同的接種,接種的方法有注射性的、口服性的,有的僅需一次,有的要重複好幾次。定期性的預防接種依照鄉鎮的地方性接種,應以接受預防的孩子為對象。通知方法是依個人的住址直接通知。

在指定日時,因生病或其他的因素,無法接受預防接種時,則可到衛生所或有關單位詢問,一定要補接預防接種。

除了小兒麻痹的預防接種之外,一般性的小兒科亦可接受接種。費用等問題,可到衛生所或有關單位詢問即可。預防接種也有以下的情形發生。

3種混合疫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各種疫苗混合等。接種分為三期進行。

使孩子心理健全的發育法

為孩子換尿布時,讓他自由活動5-10分鍾

嬰兒之所以會笑,原因和大人是一樣的,不外是因為感到快樂、喜悅。如果從嬰兒時期開始,這種機會就很多,那就越容易成為一個開朗的孩子。整天包著尿布,總會有很大的壓迫感的。尤其是夏天打開尿布時的那種解放感,更難以言喻!因此,在出生後滿3個月時,母親在替嬰兒換尿布的時候,可以讓他的手腳充分地活動。因為,對嬰兒來說,一天當中再也沒有比這個時候更快樂的了。

但是,一味地嚷著“我好忙啊!”而立刻換上新尿布的母親卻出乎意料的多。這樣一來,不就等於毫不留情地剝奪了給予嬰兒自由活動手腳的機會了嗎?

如果嬰兒已經兩三個月大時,請在換尿布時,至少每天兩三次,讓他有自由活動手腳10分鍾的時間,嬰兒一定會高興得咯咯笑。隻要給嬰兒這種自由,動身體的機會,相信將來一定會是個笑口常開、笑容常在的孩子。

帶孩子到附近散步時不要用嬰兒車,盡量用手抱或背

最近在歐美正因為擁抱、背孩子等的肌膚接觸,可以使嬰兒的精神安定,而大力鼓吹多抱、背孩子。因為母親想抱嬰兒是自然的心情,同時,嬰兒也很希望被抱在懷裏。隻要時間許可,能抱的時候就盡量多抱。

不過,似乎也有很多母親認為,常抱孩子可能會養成習慣,所以盡量不抱嬰兒。如果要求擁抱不斷被櫃絕,漸漸地,嬰兒雖不會哭泣,但不管再怎麼逗弄他都不會笑,整天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就是刻意教養所得的反效果。

因此,除非手上拿了許多行李或者買了許多東西,否則,帶孩子到附近去時,盡量不要用嬰兒車,用手抱或背在背上效果比較好。嬰兒因為和母親這樣的接觸,而獲得滿足感和安心,可愛的笑容也就常掛在臉上了。爸爸媽媽無論如何要和小嬰兒說話,被媽媽抱著的話,不管怎樣鄱會使孩子安心的。

頭部能直立了就可垂直抱他了

出生後3個月,嬰兒頸部就能挺立起來了。以前,由於嬰兒頭部搖晃不定,所以隻能采用橫躺式的抱法,但是,從這個階段開始,母親就可以垂直地抱起嬰兒了。請母親好好地抱他,以給予嬰兒充分的安全感。

3個月大時,嬰兒的視力也發展至出生後的10倍,為0.1左右,此時,他們看各種東西的欲望就升高了。如果還一直以過去隻能看天花板的橫躺方式來抱他,嬰兒就會累積心中的欲求不滿,最後就會變成一個愛哭泣、常發脾氣的嬰兒了。其實嬰兒也和大人一樣,喜歡變換各種姿勢。

如果垂直地抱起嬰兒,他就可以和母親在極短的距離內相視,因而產生安全感。此外,垂直式的抱法可以站在比橫躺式更高的位置上向下俯視,以前,除了母親以外,從沒有看過的景物都盡入眼簾了。由於受到外界各式各樣的刺激,嬰兒也就得以茁壯成長成一個笑口常開、表情豐富的孩子了。

在照顧嬰時,溫和地為他說明母親正在做什麼

曾經有人說過,孩子是反射父母的一麵鏡子。經常和孩子接觸的母親很容易將自己的性格轉移到孩子身上。如果母親每天板著一張臉,幾乎一句話也不對嬰兒說,那麼嬰兒很快地便會受到影響。

的確,養育孩子並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尤其是照顧第一個寶寶時,有很多事情還不習慣,除了要繃緊神經外,半夜還要盡量多和他說話。譬如,換尿布時,母親要展現笑容告訴嬰兒“媽媽替你換尿布哦!”同樣的,母親也要利用嬰兒換衣服、洗澡等的機會,一邊說明自己的行動,同時要盡可能地露出笑容,如此一來,嬰兒一定能夠深刻地體會到自己母親身上的愛。

也許嬰兒並不理解母親的說明,但是,盡可能地掌握和嬰兒說話的機會,傳達心中對他的愛,這些都會大大地影響嬰兒的表情。喂完奶後一定要對嬰兒說話,譬如“好喝嗎?”等有時候嬰兒就是一直哭,而大人卻不知道他到底要什麼?這時候,如果母親能看著嬰兒的眼睛以溫和的語氣問他“你要什麼?”或者“怎麼了?”或許就能使嬰兒停止哭。這種情形就是一種嬰兒將自己的心情傳達給母親的安全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