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神秘的種族——瑪雅人(四)(1 / 2)

瑪雅人製作的陶器,在初期階段,以黑色陶為主,器形較厚,裝飾手法隻用刻劃,樺紋也比較簡單。從陶器表麵所出現的一些紅色的斑點來看,這時似乎還沒有陶窯,而是在露天烘燒的,從三世紀到九世紀,瑪雅人的製陶技術,達到了鼎盛時期,這時的陶器是橘紅和橘黃色的,表麵磨得很光亮,器形以三足器最有特色,但最引人注意的還是畫彩裝飾,通常的畫法是先用黑色鉤出花紋圖案的輪廓,然後填以深紅色彩,最後再在上麵畫出黑色線條,有的器物,裏外都有畫花紋,其所繪花紋圖案,最有代表生的是武士像,用筆簡練,刻劃入微,形象生動。

一個神秘的傳說在美洲印第安人中流傳著一個古老傳說:古時候有13個水晶頭骨,能說話,會唱歌。這些水晶頭骨裏隱藏了有關人類起源和死亡的資料,能幫助人類解開宇宙生命之謎。傳說還認為,總有一天人們會找到所有的水晶頭骨,把它們聚集在一起,集人類大智慧於一體,發揮它們應有的作用。這個傳說在美洲流傳了上千年。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它隻是一個美麗的神話或是天方夜談而已,沒有人知道傳說中的水晶頭骨到底是什麼,從傳說的內容來看,它像是一個包羅萬象的信息庫,也像是一部無所不知的天書,但人們對它一無所知,甚至懷疑它的存在。

一次意外的發現19世紀歐洲的探險家們卻對這個傳說深信不疑,盡管一直沒人找到過那些傳說中的水晶頭骨。直到1927年,英國姑娘安娜在她生日那天,終於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安娜的養父米歇爾。黑吉斯是英國的探險家、大英博物館瑪雅文化委會員的成員,對瑪雅文明癡迷而狂熱。1924年,米歇爾組織了一支探險隊從英國利物浦出發,沿水路到達中美洲,與他同行的還有他心愛的養女安娜。

探險隊在當地瑪雅人的幫助下,終於在今天中美洲的伯利茲荒無人煙的熱帶叢林中,發現了一處古代瑪雅人的城市遺址。這是一座被藤蔓和大樹淹沒了的古城,探險隊用了整整一年,才使得這座古城得以展現它昔日的風采。

這座古城廢墟讓米歇爾驚呆了,城堡的高度遠遠超過周圍的村莊,它高150英尺,占地6平方英裏,包括金字塔、宮殿、墓塚、城牆和地下室,城堡的每個地方都是用割好的白石頭砌成,瑪雅人竟然憑著原始的石斧創造出工藝如此精湛的作品,其勞動強度無法估量。

從小受養父的影響,17歲的安娜也對眼前的一切興奮不已,她小心翼翼爬上了城堡最高點的金字塔頂,一覽熱帶叢林的絢麗風光。正是因為她當初的好奇心,才使得瑪雅人的一個曠世之謎重見天日。

安娜正在飽覽風景時,她突然發現金字塔的裂縫深處有一個東西閃閃發亮。她立即告訴了養父,米歇爾帶著探險隊的全體成員登上了金字塔頂,把裂縫邊鬆動的石頭移開。經過了幾周的努力,終於刨開了可容一個小個子進出的窟窿,安娜隻身爬入這個窟窿的底部,她突然發現一個東西照亮了她的臉,仔細一看,是一個猶如人頭骨的水晶,她非常興奮,把它帶回到了金字塔頂。

安娜發現的寶物是一塊通體透明的水晶頭骨的上半部分,米歇爾命令隊員們繼續挖掘。3個月後,他們在25英尺外的地方又找到了水晶頭骨的下半部分,兩塊頭骨合在一起,正好與真人頭骨一般大小。

這個水晶頭骨長17厘米,寬和高各是12厘米,重量是5公斤,它是用一大塊完整的水晶,根據一個成年女人頭顱的形狀雕製而成的。它做工非常細致,鼻骨是用三塊水晶拚成的,兩個眼孔處是兩塊圓形的水晶,它的下頜部分可以跟頭蓋骨部分相連,也可以拆開,整個構成異常精巧。

按照慣例,米歇爾將水晶頭骨獻給了當地居民的首領。而當米歇爾的探險隊將要返回英國時,當地的首領又將水晶頭骨贈送給米歇爾,以回報探險隊給他們提供藥品和食物的幫助。後來人們就把這顆頭骨稱作“米歇爾。黑吉斯水晶頭骨”。米歇爾去世後,這顆頭骨就一直由安娜珍藏。

身世之謎無人知曉水晶頭骨的橫空出世,牽動了全世界考古學家們的神經。他們把水晶頭骨和真正的人類頭骨作了比較,發現除了眼部特征稍稍偏於人類的正常範圍以外,其他參數都與真正的人類頭骨相差無己……科學家們試圖弄清楚它確切的製作時間,但是石英水晶的物理屬性決定了它永遠不會被知曉。

此外,頭骨麵部兩側的下方各有一個微小的圓形凹槽,使得下頜可以與頭顱連結,還可以像人類頭骨的下頜一樣自由張合。雕刻精湛的牙齒,線條平滑的顴骨,無不顯示出製作者對人體解剖學的透徹了解。

然而,水晶是世界上硬度最高的材料之一,用銅、鐵或石製工具都無法加工它,而1000多年前的瑪雅人又是使用的什麼工具呢?另外,這種純淨透明的水晶雖然硬度很高,但質地卻脆而易碎,科學家們推斷:要想在數千年前把它製作出來的話,隻可能是用極細的沙子和水慢慢地從一塊大水晶石上打磨下來,而且製作者要一天24小時不停地打磨300年,才能完成這樣一件曠世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