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累斯頓古抄本》的這些頁碼是一個日食推算表。既然這些月份組合的時間長度都是固定的,那麼,在一定的條件下,在地球的某個地方日食也應該是可見的。將時間相對較長的30天的月份插入到連續不斷的405 個連續的月份當中去是一項技術難度很高的工作,因為,把這些月份插入到任何一個部位都不可能使節餘時間恰好湊成一整天。
天文觀測有些人可能會問,在沒有當代宇航員所使用的現代化工具的古代,瑪雅人是如何計算出如此高精密度的天文數據的呢。然而,如果神廟足夠高的話,精確度保持在一天以內的一些錯誤,可以通過明確的改革來糾正。相對於星座的或其他天體的真正意義上的革新來說,這是比較清晰的地平線。在瑪雅神廟內部頂端,建有一個木質的十字架形結構。這一結構是當時人們的一個固定觀測點,太陽、月亮和其他行星何時從這一觀測點升起或落下,被相關人員記錄下來作為自然特征的觀測結果,當被觀測的某一天體升起或落下時向後移動,那麼,當它第三次出現這種情況時它就完成了一個循環。
盡管這三個瑪雅圖示沒有任何觀測上的意義,但它們是在墨西哥地區發現的。《那塔爾古抄本》中描述的天文台的樣子是:在神廟的門廊裏是一對十字形的木棒,從這對木棒看過去是一個人的頭部。《塞爾頓古抄本》中描述的場景中出現了一隻眼睛,藏在一對交叉的木棒形成的V字形的後麵,這也是在神廟的門廊裏。另外一部墨西哥手稿——《布德萊恩古抄本》,展示了兩個交叉木棒中間的一隻眼睛,一顆星星正從V字形支架上落下,還有兩名觀察者。就是用這些簡單的工具,瑪雅人可能也預測出了日月食和太陽的起落及清晨和傍晚將會出現的星辰。
金星金星是古代瑪雅天文學家重點觀測的行星之一。對於金星,瑪雅人似乎有兩種稱呼:Noh ek,也就是偉大的星和xux ek,也就是暴躁的星。蘭達曾經提到過金星,他認為它是啟明星,但沒有為它起名字:“他們用響尾蛇和龜作為夜間的向導,用以推算清晨星星升起的時間。”
金星的一個運行周期是大約583.920 天。每個大的循環包括五個連續的過程——每個過程大約580 天,587 天,583 天,583 天和587 天。但任意五個循環的平均數都接近於583.920 天。瑪雅人認為,每個過程都是584 天,但他們知道,這個數值有點兒太高了。
金星的每個旋轉周期分為四個階段:
(1)在作為一種較低級的連接之後,金星作為啟明星出現在空中的時間大約為240 天;(2)在更高級的連接中,金星將消失90天。
(3)之後,金星將在傍晚時分出現在天際,這一時期將持續240 天。
(4)在最後的結合期中,金星將再次消失14天。瑪雅的天文學家兼神職人員們武斷地為金星的這四個階段分配了稍有不同的價值取向,盡管在金星的整個運行過程還是相同的,時間也保持在584 天。根據瑪雅天文學家的說法,金星有236 天作為啟明星升起;在超級連接中將消失90天;又有250 天傍晚才會升起;然後在低級連接後消失8 天——總共584 天。這一劃分說明,金星運轉的這四個階段被武斷地與月亮的運行聯係起來了。
把584 天作為金星的一個循環期限未免有些過長。瑪雅的神職人員們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錯誤,他們知道每584 天,這一循環就會產生8/100 天的偏差,他們甚至還知道如何去糾正這一偏差。瑪雅人的一個重要的祭祀時期是一個包括金星的五個循環的時間段(5 ×584 =2920天)。他們還計算出了這一時期相當於八個他們的普通紀年的長度(8 ×365 天=2920天)。這一巧合對瑪雅人十分有用。它將八個太陽年與五個金星年結合在一起,並且應用一種很方便的階段來更正金星曆法,原來的金星曆法比實際的金星年每(八個普通年)慢2/5 天。
根據《德累斯頓古抄本》記載,金星曆法是真正的三個不同的曆法,每一個都包含了行星的65個運行周期。每個金星年相當於104個普通年,但在第一個與第二個,第三個與第四個之間不存在重疊部分。這些更正插入到各個點之中,在這一基礎之上,金星年每年584天的曆法被廣泛地應用於金星的各種測算之中。到第一種曆法的第57個金星~太陽年時期,這種偏差已經累積達到了8天。把這一周期向回推溯8天,另一個周期的第一天就開始了。根據第二種曆法,到第61個金星~太陽年的時候,這種偏差累積達到4天。按照第二種曆法,向回推移4 天時間,第三個時期的零點又開始了。使用這種曆法紀年,金星太陽體係時期在384年的時間裏與行星的運轉相協調,直到最終錯誤累積到達了一定程度,使這種紀年法最終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