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水晶、再生水晶與工藝水晶——天然水晶是在自然條件下形成的。再生水晶是一種單晶體,亦稱合成水晶、壓電水晶。再生水晶是采用:水熱結晶法”模仿天然水晶的生長過程“,把天然矽礦石和一些化學物質放在高壓釜內,經過1-3個月時間(對不同晶體而言)逐漸培養而成。它在化學成分、分子結構、光學性能、機械、電氣性質方麵與天然水晶完全相同,而雙折射及偏振性等方麵,再生水晶比天然水晶更純淨,色澤性更好。經過加工(割、磨、拋)後得到各種形狀的顆粒晶瑩透亮,光彩奪目,並且耐磨,耐腐蝕。工藝水晶又叫仿水晶,是由加鉛玻璃或稀土玻璃為主要材料,無雜質、透明度較好。
時尚的收藏愛好者喜歡收藏天然水晶,卻常常因為在市場上麵對大量的合成水晶看走了眼。如何區別天然水晶與合成水晶,以下便是兩者間的三個不同區別:
眼看:天然水晶在形成過程中,往往受環境影響總會有一些雜質,對著太陽觀察時,可以看到淡淡均勻細小的橫紋或柳絮狀物質。而假水晶多采用殘次的水晶渣、玻璃渣熔煉,經過磨光加工、著色仿造而成,沒有均勻條紋、柳絮狀物質。
舌舔:即使在炎熱夏季的三伏天,用舌頭舔天然水晶表麵,也有冷而涼爽的感覺。假的水晶,則無涼爽的感覺。光照:天然水晶豎放在太陽光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都能放出美麗的光彩。假的水晶則不能。
硬度:天然水晶硬度大,用碎石在飾品上輕輕劃一下,不會留痕跡;若留有條紋,則是假水晶。
用偏光鏡檢查:在偏光鏡下轉動360度有四明四暗變化的是天然水晶,沒有變化的則是假水晶。
用二色檢查:天然紫水晶有二色性,假水晶沒有二色性。
用放大鏡檢查:用十倍放大鏡在透射光下檢查,能找到氣泡的基本上可以定為假水晶。
用頭發絲檢查:將水晶放在一根頭發絲上,人眼透過水晶能看到頭發絲雙影的,則為天然水晶,主要是因為水晶具有雙折射。
用熱導儀檢測:將熱導儀調節到綠色4格測試寶石,天然水晶能上升至黃色二格,而假水晶則不上升,當麵積大時上升至黃色一格。
在合成紫晶中,常有一些定向性較好的深紫色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天然紫晶中不規則片狀色團的特征。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合成紫晶中的深紫色色團呈幾乎平行的片狀排列,大小形態差別不大,且界線明顯;而天然紫晶的色團呈不規則狀,色調有深淺變化,且界線漸變。若將合成紫晶中的深紫色片比喻成漂浮的“紫布片”,則天然紫晶中的紫色團可看成是漂浮的“紫煙團”。
天然紫晶的另一特征是:有像藍寶石一樣的六邊形色帶。而合成綠色水晶中的色帶常常呈平行色帶,並沿水晶核壁一層一層平行發展。有一種合成綠水晶項鏈,黃色和綠色相間出現,很像天然水晶的色帶,加之內部有一些褐色半透明固體雜質,極易被人誤認為是天然綠水晶,但合成水晶形成的色帶是沿水晶核壁平行分布,製成的項鏈整串晶色帶變化一致,每一粒的色帶寬窄色變相同,給人一種過分”步調一致“而不自然的感覺。
在天然水晶中,常有包裹體和綿,而合成水晶晶瑩剔透,個別則有氣泡或固體雜質。近來一些合成水晶內常有一些三角形長管狀氣孔,在這些氣孔中有綠色或紅色粉狀物。這種長管的特點是沿一個方向平行排列,斷麵為三角形,裏麵常有不均勻的綠色或紅色粉狀物沿壁分布,中間往往是空的,長管端頭有變尖的趨勢。而真正的天然水晶是含陽起石、金紅石等礦物的晶體,這些礦物各有其晶形。它們被包在水晶中,無方向性隨意排列,粗細長短各異,並常伴有天然水晶所固有的包裹體和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