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1 / 3)

生成元器件引腳

“元器件引腳”對話框元器件引腳主要是為設計人員對元器件的管腳號、名稱的查詢提供方便。

如需生成元器件引腳,可以單擊菜單欄的“Edit編輯”,在下拉菜單中選擇“Select選擇”,從複選項中選擇“All全部”,將需要生成元器件引腳的元器件全部選中後,單擊“Reports報告”,在下拉菜單中選擇“SelectedPins……選中的管腳”按鈕。隨後,係統就會彈出的“元器件引腳”對話框。

設計印製電路板

從生成的網絡表中獲得電氣連接以及封裝形式,並通過這些封裝形式及網絡表內記載的元件電氣連接特性,將元件的管腳用信號線連接起來,然後再使用手工或者自動布線,完成PCB的設計。這一步是進行電子產品設計工作的一個重要步驟,其質量將直接影響到成品的性能。因此,在整個設計工作過程中,印製電路板的設計工作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

印製電路板設計的一般流程如下:

(1)準備電路原理圖和網絡表。

(2)設置環境參數。

(3)規劃電路板。

(4)裝入網絡表及元器件封裝。

(5)自動布線與手工調整。

(6)文件的保存及輸出。

元器件封裝

1)啟動PCB編輯器

在設計好電路原理圖,進行PCB設計之前,必須要啟動PCB編輯器才能進行後麵的設計工作。

在係統的工作界麵中,單擊“File文件”,在下拉菜單中選擇“New……新建文件”按鈕。在隨後出現的的“NewDocument(新建設計)”對話框中,單擊圖標,然後單擊(也可以雙擊該圖標),即可啟動PCB編輯器。啟動後的工作界麵。

2)元器件封裝的分類

元器件的封裝形式可以分為兩大類:插針式元器件封裝和表麵安裝式元器件封裝。

(1)插針式元器件封裝

插針式元器件封裝是指在電路板上,元器件的焊盤位置必須鑽孔,讓元器件的引腳穿透PCB板,然後才能在焊盤上對該元器件的引腳進行焊接。

常用的插針式元器件封裝如下:

①電阻的封裝通常為AXIAL0.3、AXIAL0.4,……其中AXIAL意為軸狀的,0.3、0.4則表示焊盤的間距:0.3代表兩個焊盤之間的間距是0.3in,也就是300mil;0.4代表兩個焊盤之間的間距是0.4in,也就是400mil,以此類推。

②無極性電容的封裝通常為RAD0.1、RAD0.2,……其中RAD的意思為片狀元器件,0.1、0.2則表示焊盤的間距,0.1代表兩個焊盤之間的間距是0.1in,也就是100mil;0.2代表兩個焊盤之間的間距是0.2in,也就是200mil,以此類推。

③電解電容的封裝通常為RB.2/.4、RB.3/.6,……其中RB的意思為柱狀元器件“/”前麵的數字表示焊盤間距,“/”後麵的數字表示圓桶外徑。例如RB.2/.4表示該電解電容的焊盤間距為0.2in(200mil),圓桶外徑為0.6in(600mil)。

④三極管的封裝通常為TOXXX,其中XXX表示三極管的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