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他們提著沉重的石桶在這麼樣簡陋的生前上行走是何等的艱難,但是他們在馬龍那如寒冰的目光的注視下,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隻能膽戰心驚地踏上去。
一開始他們的慘況可想而知,大多數在繩橋上根本就站不穩,即便能夠走上兩步的,之後也不免功虧一簣。第一天從早上忙到晚上,他們竟然沒有一個人可以將水送到池子中,而這一天產生的傷員卻是最多的。
不過,馬龍向來不是一個容易放棄的人,第二天早飯後,他親自給他們做示範,耐心地教授他們保持平衡的要領。那一刻,他身上嚴酷的外殼慢慢褪去,他們在他身上看見了一絲溫情,但是他們知道這絲溫情注定是不會長久的。
果不其然,他們的判斷很快就應驗了,等他們掌握了動作要領後,那個嚴酷的馬龍再次出現了他們的麵前,無論是誰稍有怠慢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等他們可以在筷子粗離地三四米高的繩橋上奔跑如飛的時候,天氣也慢慢地熱了起來。
他開始了對那些少年的最後一個訓練——火樁訓練。火樁訓練其實並不是真正讓他們在燃燒的木樁訓練,而是他在準備在深潭與水池之間建立一條由鐵樁建立起來的通路。
那些鐵樁高矮不一,粗細不一,間隔距離不等,高的超過兩米,矮的一米左右,粗的賽似碗口,洗的與雞蛋相仿,兩根鐵樁最大距離超過三米,最短距離也有一米多。
如果光是如此,也難以體現火樁的特點,也難以表現出馬龍的奇思妙想。每個鐵樁都是空的,在訓練開始前,他會在中空的鐵樁裏裝上木炭,放上引火之物。在訓練達到一定的時間後,為了激發他們的潛能,他就會點燃木炭。
這樣的話,隨著木炭的燃燒,鐵柱就會慢慢變熱,他們為了躲過著腳板底擺灼燒得酷刑,就不得不加快速度,玩命奔跑,以求快點完成任務。自然,他是不會讓那些少年的腳底被真的燙傷的,因為那樣的話,對他來說可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他在點後之前,會在他們的腳底板上搽上一種可以防治皮膚被燙傷的藥膏——避火膏。這種藥膏的滲透性很強,搽在腳底板上很快就會滲入皮膚內,所以不虞在於鐵樁的接觸中被擦掉。
不過這種避火膏也僅僅是能防治皮膚被燙傷而已,那種被燙的感覺卻一點也沒有減輕,也許這正是馬龍想效果吧?
在那些少年到這個山穀整整一年的時候,馬龍宣布了一個讓他們歡呼不已的好消息——訓練結束了。
訓練結束的那一天,他們吃了一頓豐盛的早餐後,馬龍再次宣布了一個好消息——他們可以跟著瑪麗出去好好玩一玩,做幾身好衣服。
看著跟在瑪麗身後離開的那一群沉穩少年,他坐在躺椅上,捧著水杯,滿意地笑了。他這一年的訓練將會對他們的人生產生難以磨滅的影響,他們在這一段時間中鍛煉出來的堅強意誌將會幫助他們取得一個個別人無法企及的成就,也會幫助他們渡過一道道難關,自然他們也能更好地為自己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