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奈何橋畔(1)(1 / 3)

從醫院手術室衝殼而出的人形影像其實就是車禍受害人唐龍的魂靈影像,這時他感覺輕鬆多了,極端痛苦的神經總算修複如初,一如往常。隻是外麵沒有月亮的夜漆黑一片,隻有他自己在城市空曠的空間裏孑然而行。突然,一個圓形隧洞驟然橫在麵前,揮目望去,裏麵同樣伸手不見五指。他想繞過這不吉之物,可他怎麼也辦不到,似乎有一隻強有力的手逼迫他,又好像是身不由己,在無奈之中極不情願地朝隧洞裏走去——而不是飄。這一怪異的現象讓他百思不得其解。這樣的隧洞雖在傳說中聽到過,這種怪異而神秘的現象還是讓他提高了警惕,以防意外的事情發生。

由於車禍導致身體出現故障,鬼使神差般被迫通過這條遠離人間、隻有死者的魂靈才會通過的隧洞,從而進入傳說中的地獄或是天堂。就在他剛剛邁出第一步時,果不其然,一道微弱的白光——這是一團閃動著白色光彩的亮光,既神秘又有誘惑力。在內心恐懼之下,在外部巨大力量的驅動下,執拗地請他循著它的指引向前移動著。而這個看不見的他就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引領者。若非唐龍本人親身經曆,他還真不敢相信,在三界中竟還有如此怪異之事。

這似乎是一個被人重複無數次的故事,其實這次唐龍的親身經曆,是一個毋庸置疑的真實。而當他走上這條崎嶇而難行的洞道時,但願他會升入天堂而不是墜入地獄。當然,總有一天,你也會被那團白色的光亮,在鬼使神差中,在強製下被引領。因為它的光亮的色彩是那麼的引動你的好奇的心境,把你的向往引向極限,在莫名其妙不知所以的情況下,讓你跟隨著它的指引,一步一步地邁向無限風光的天堂,而不是墜入黑暗的地獄。

唐龍是一個喜歡冒險的大男孩,在他的人生中還沒有一次走進荒漠探險,也沒有一次征服險崖奇峰的經曆,始終生活在一個相對平靜的城市,把自己所有的豪情壯誌都深埋在心底。即使他曾經是神龍突擊隊的一員,連續三年都是各個科目的第一名,即使他在複員後又被招入重案組,即使他渴望心中的那個唯一,可他從未立過特等功,他幻想總有一天上天會給他一次機會的。

就在此時此刻,這個機會終於來了,由於靈魂衝出了軀殼,他的魂靈奇妙般地來到了傳說中的隧道裏。他不時地望向腳下泥濘難行的小路——雖然他看不清,但他還是時不時地去望。在艱難的行進中,也注意到了洞兩側潮濕的洞壁,由於光線非常昏暗,他分辨不出那洞壁是花崗岩還是石灰岩,反正左右和上方的洞壁向他襲來一陣又一陣的寒意,頭頂上麵還在往下滴著水珠,落在腳下的泥水中,發出吧嗒吧嗒的聲響。這樣一種昏暗狀態下艱苦而難行的環境,並沒有使他失去思考,隻見他停下腳步,微閉雙眼。在這一刻,他的意識整理著他人生旅途中,所經曆的每一個值得記憶的片段都曆曆在目,最終停留在車禍前和靈魂出竅這兩個瞬間。可他怎麼也回憶不出在這兩個瞬間的節點,他是處在怎樣的情況中,讓他人生的軌跡躍離了這段時間,使得一切都消失於無形之中,難道命運之神有意截留了他在這個時段的記憶。

人的一生所要經曆的一切都是未知,這也可能是幸事,也可能是災難,或許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重性,人生路上的衝動、熱情和向往都值得讚揚。然而,那些往往源自於幼稚、好奇和信念,可能會嚐到衝動所帶來的惡果,也會發現熱情過後帶來的荒唐,或是遭遇向往中的挫折……人生就是一而再地檢驗人的智慧的不斷積累,正如一棵幼苗長成參天大樹,必須要經曆風雨一樣。人生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有初始的天真幼稚,到中期的衝動、勇猛,再到終端的聰慧睿智,直至生命耗盡時,回頭望去,一切才有了意義。事實上,每個人的人生都不盡相同,不管在人生的路上,遭遇到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情,或平淡、或曲折、或被標為楷模,但把握人生,享受人生,珍惜人生給我們帶來的美好,都是我們人生存在的意義。

此時,唐龍正享受著生命給他帶來的人生奇跡,心裏從未有過惶恐、不安和可怕,恰恰相反,此刻的他覺得自己已經成熟了,認為自己的遭遇是上天的安排,或許接下來還會經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不管是遇到另類的恐怖也好,還是絕望也罷,但絕對不是生命的終止。這隻是他生命很短暫的一個階段而已,無論是美妙而浪漫的天堂之行,還是險惡而可怕的地獄之旅,都會在即將出現的未知中平安地過去,是對是錯由他去,因為這一次的遠行是在身不由己、鬼使神差的驅動下進行的,至於這段路怎樣走,在這段路上會遇到那些人那些事,不再是他能夠掌控的,他隻能說一切隨緣。

他要創造一個奇跡,不對,應該說他是在創造一個傳奇。

瞬間的思緒驟然停止,那是因為唐龍真切地嗅到了從前方不遠處傳來的歎息聲。“這是一位老者。”他心裏說。於是趕緊邁動腳步,在前方一米處那團白色光亮的引領下,急匆匆地向前行進著。腳下的泥濘的路粘糊糊的,好像與地麵連在了一起,每邁動一步都必須使出全身的力氣,頭頂上滴下的水哇涼哇涼的,隻要是滴到皮膚處,或是滴到衣服上都是寒徹肺腑。在唐龍來到老者身邊還不到五米的距離,還摔倒了兩次呢。在昏暗中,他看到老者倒在路中央的泥水中,一縷遊絲從花白胡須掩蓋的嘴裏發出來,目光閃動著絕望,看到這張老態龍鍾的臉上寫滿滄桑,心中不由一陣感歎,遂伸出手扶起老者,並說道:“老人家,請讓我來背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