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李煜(2 / 2)

簡介二、

從中國詩史上看,象溫庭筠、韋莊、馮延巳等都可算是唐五代詞壇的佼佼者,他們的文學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作為詞的集大成者,則非悲劇帝王詞人李後主莫屬了。

後主李煜,字重光,初名從嘉,別號有:鍾隱、鍾山隱士、鍾峰隱居、鍾峰隱者、鍾峰白蓮居士等。是中主李璟的第六位兒子。他天資敏慧,容貌出眾,“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據說,帝舜是重瞳,因此,後人每以重瞳的人為帝王之象。後主酷好書畫文詞,精通音律,性情多愁善感。他出生的時代,正逢中國政治大混亂的局麵,曆史上稱它為五代十國。在中原一帶承遞唐朝這一正統的是,梁、唐、晉、漢、周五代,環繞外圍是,則是十國。

當朱全忠篡唐稱帝,改國號為梁的時候,唐朝的淮南節度使楊行密也據揚州稱帝,國號吳。楊行密傳位次子楊渭,可是大權卻落到徐溫的手裏。徐死,由養子徐知誥繼承,不外便篡吳自立,建都金陵,國號為唐,並改姓名為李升。李升就是後主的祖父。

後主的父親李璟是位“神采精粹”、“器宇高邁”的人,對政治本來沒有多大的興趣,他曾打算在廬山瀑布之下築一書齋作隱士,卻沒想到事與願違,在升元五年繼任皇位。在文學藝術上他是極有素養的君主,宮中藏有豐富的墨寶典籍。李後主生長在如此的環境裏,潛移默化,終於塑造了多采多姿的藝術情調。

李煜在政治上雖庸駑無能,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李煜工書法,善繪畫,精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現存約32首,內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的,主要為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後,李煜因亡國的深痛,對往事的追憶,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遠遠超過前期。當中的傑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皆成於此時。此時期的詞作大都哀婉淒絕,主要抒寫了自己憑欄遠望、夢裏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往事”的無限留戀。李煜在中國詞史上zhan有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影響亦大。他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由是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李煜文、詞及書、畫創作均豐。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在位時間(961-975)。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遷都南昌並立李煜為太子監國,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後,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李煜“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性寬恕,威令不素著”,好生戒殺,死後,江南人聞之,“皆巷哭為齋”。

李煜才華橫溢,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是被後人千古傳誦的一代詞人;本無心爭權奪利,一心向往歸隱生活的李煜能登上王位完全是個意外,無奈命運弄人,也是刻於曆史卷宗上的亡國之君,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功過事非,已成曆史之軌跡。

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入宋朝進貢,苟安於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後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據宋人王至《默記》,蓋為宋太宗賜牽機藥所毒斃。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

看著看著,他情不自禁的被裏麵的內容所吸引了,連忙打電話給導演答應了做這部影片的主角了,然後就有了上麵所發生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