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

小時候,我是個靦腆的孩子,遇到生人就臉紅,也沒有夥伴和我一起玩。家裏來了客人,祖母常常指著我們堂姐弟幾個這樣介紹:“這是冬梅,懂事,像個小大人;這是阿輝,腦子聰明……”最後才指著我說:“這是小健,最乖!”其實我心裏清楚,我沒有其他的優點,祖母隻好用“最乖”來安慰我,免得我太傷心。

這種孤僻的心態一直到我上了中學仍沒有絲毫的改變。那年中考,我僥幸考上了縣中。在這個人人都是佼佼者,個個都自命不凡的群體裏,我愈發感到自卑。

我的班主任姓龔,教我們數學。他四十多歲,長得相當敦實,平時總是一臉嚴肅,我總是對他避而遠之。但龔老師的課上得很好,據說是全縣數學教得最好的。

有一次數學考試,我的最後一題被龔老師打了一個大大的紅叉。隨後,龔老師對試卷進行了講評。我捧著試卷,琢磨了半天,覺得自己的解法雖然和龔老師的不一樣,但完全有道理,而且比龔老師的方法更簡便。

下課的時候,我拿著試卷去辦公室找龔老師。龔老師正埋著頭批作業。“龔老師,我覺得這道題我這樣做也是對的。”我怯怯地說,聲音小得自己幾乎也聽不見,“你說什麼?”龔老師抬起頭,兩眼透過厚厚的鏡片盯著我。我把剛才的話重複了一遍,聲音還是細若蚊蠅。“是嗎?”龔老師疑惑地接過試卷。片刻,他把試卷扔到辦公桌上,板著臉問我:“你能確信你的做法是對的嗎?”我猶豫了半天,終於點點頭。龔老師的臉上掠過一絲冷笑,語氣變得更嚴厲了,說:“如果你確信你的做法是對的,我願意聽你講一講理由,如果你沒有把握,請你不要浪費我的時間。”聽了龔老師的話,我心裏也沒有底了,萬一是我錯了,肯定會惹龔老師生氣的,算了算了,反正龔老師的這種方法我也掌握了,何必要另辟蹊徑呢。我悻悻地拿回我的試卷走出辦公室,心裏挺不是滋味。

“回來!”走出不遠,身後就傳來龔老師的聲音。我疑惑地回到辦公室,龔老師正用少有的溫和的目光看著我,他說:“其實你的解法比老師的更好!可是你既然認為自己是對的,為什麼不堅持下去呢?你應該對自己充滿信心!”

龔老師的話在我的心裏激起了陣陣漣漪。也就是從那天起,我開始抬起頭直麵所有的人。上課時,我認真記筆記,成績一次比一次好,還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再後來,詩歌比賽得了獎,辦了個人櫥窗展,成了校文學社編輯,進了學生會……班上老師和同學都用吃驚和欣喜的目光看著我走向自信,走向開朗!

隻要我們堅持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保持那份永不妥協的勇敢,我們就能從自卑的泥潭中解救自己。

逼來的堅強

苦難人,

唯一有價的資本,

就是學會堅強。

堅強才能生存,

堅強才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