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口中說道。
”是!”
王陽明的口中說道。
“嗯,在這聖者之城中,屬於我華夏文明可以出售通行證的主要有兩處位置。一個是‘聚寶樓’,還有一個是位於聚寶樓對麵‘奇貨居’!前者更注重售賣一些寶物,後者則是更注重從事‘中介’人脈的工作……”
“不知,陛下準備先去哪兒?”
隨後,又對著夏天說道。
“哦,萬寶樓、奇貨居?這樣的名字……不出朕所料的話,應當是都是和商業相關的人族聖者開的吧?”
夏天一邊跟隨著王陽明朝著下方走去,一邊問道。
“陛下慧眼如炬,這兩個地方的老板確實都是與商人相關的人傑……”
古代商人之中,有資格直接“封聖”的人並不多,除了幫助勾踐滅吳之後,急流勇退的“商聖”範蠡之外。
其餘的人員,恐怕大多初始不過金色人傑的層次。
哪怕是“孔門十哲”之一,被稱為“儒商之祖”的子貢端木賜),以及做了世界上最為成功的商業投資,成為了古代頂級王朝丞相的“呂不韋”,應當也還是差上些許直接成為“天驕、聖人”!
同樣,這大概也適合於後世的一些頂級商業人傑。
主要也與古代在一定程度上,商人受到朝廷、儒家的打壓,在“士農工商”之中處於最後一位,受到各種的歧視、甚至連襪子都不能夠穿同樣的顏色有關!
以至於,哪怕赫赫有名的商人。
除了像是範蠡這種本身在其他方麵就是最為頂級的人傑之外,也很難受到別人的“尊崇”!
也因此,經商的人傑,很多的初始評定難以達到最頂級層次。
當然,金錢終歸還是所有人都“喜愛”的,直接封聖的古代商業性質的人傑屈指可數,但是達到金色評定擁有“成聖資質”人傑數量,就十分之多了。
紅頂商人胡雪岩、西漢富商石崇,清朝的喬致庸……
“嗯,聚寶樓應當是那元朝末年的首富沈萬三開辦的吧……至於奇貨居,奇貨可居……莫非是呂不韋?”
隨後,夏天做出了判斷。
奇貨居,這十分好判斷。
畢竟,呂不韋“奇貨可居”投資了嬴異人,從而最終從一介商人一躍成為了戰國末年最為強大的王朝的丞相。
毫無疑問,這是整個華夏曆史上,最為成功的一次投資。
一本萬利,已經遠遠不能夠形容了。
至於“聚寶樓”這一個名字則是讓夏天想起了一樣奇物,那就是“聚寶盆”!
之前夏天有些頭疼乾夏王朝所能夠祝造出的“貨幣”的數量有限。
好在地球意誌當初提供了一個“聚寶盆”暫時解決了一定問題!
而當時,地球意誌還提示過因為“聚寶盆”的正品,本身已經出現永恒之地,乾夏王朝的這一件無法直接晉級為“神器”級別!
而曆史傳說之中,擁有聚寶盆的人正是元末明初的江南首富,沈萬三!
此人,可以說是一個同樣頗富傳奇的人物,《明史》記載中其最為突出的事跡無疑是出資幫助明太祖朱元璋修築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
並且,主動提出了以重金幫助太祖犒勞三軍,以至於讓那一名白手起家的帝王,龍顏大怒,動了“殺心”。
哪怕被賢惠的馬皇後所勸,最終還是將這一名元朝末年的江南首富抄家,將其積累的財富充盈了大明戰後極為缺乏的國庫。
這一段曆史,是真是假暫且不論。
單說在正史中留下這樣的記載,就足夠說明其作為商人是真心的“富可敵國”,而且膽大包天!
而如此龐大的財富,其由來又不得不再次提到關於“聚寶盆”的傳說了。
民間傳說,沈萬三有一隻聚寶盆,放進一支金釵,能取出一大把金釵;放進一隻銀元寶,就能取出一盆銀元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才能富甲天下。
在南京,他為朱元璋修築城牆以及有關設施,還修築了廊廡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樓四座,所耗費的錢財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