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孫策 孫權 太史慈 周泰(3 / 3)

“嗯,這兩位將軍是?”

而後,夏天注意到在魯肅和周瑜身後,還有兩個人。

其中一人身高九尺,身形魁梧,肌肉虯結,宛如一座行走的山嶽,給人以無比的安全感。一身黃褐色的鎧甲覆蓋在他寬厚的身軀上,鎧甲表麵有著斑駁的兵器襲擊的痕跡,頭戴一頂黃銅打造的虎頭盔,仿佛隨時準備發出震天的咆哮!

“末將周泰,見過夏將軍,瑤池公主殿下!”

周泰,字幼平,東吳十二虎臣之一。

本身是孫策的部下,但是因為孫權喜歡,特意向孫策請求成為自己的親軍統領。

多次救孫權於危險之中,以至於身上的大小傷疤足足幾十處,猶如刺青一般,讓人見到之後都十分感慨。

就連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也專門為其寫了詩詞:三番救主出重圍,忠勇如公世所稀。遍體瘡痍猶痛飲,血痕殘酒滿征衣!

“久聞周幼平大名。今日一見,果然猶如天神下凡一般!”

夏天的口中不吝稱讚。

雖然如今並非“天子”身份,但是作為“皇親國戚”也有幾分威嚴在身上,這樣的稱讚讓周泰明顯臉上浮現出喜色!

“太史慈,見過夏將軍,瑤池公主……敢問,這位可是呂布將軍?”

而另外一個暫時站在周瑜的側麵的人,則是顯得更從容,

其身姿挺拔如青鬆,麵龐剛毅,體魄健碩,渾身散發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武人威嚴,頭戴一頂玄鐵打造的戰盔,盔頂裝飾著一隻展翅欲飛的金色雄鷹,手中則是一把戰弓!

見到夏天三人之後,目光更是看向了“鬼神·呂布”,尤其是對方手中的方天畫戟,以及腰上懸掛的那一把鮮血戰弓,帶著幾分凝重!

“原來是子義將軍,久仰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人如其名!”

夏天看向太史慈,對方的氣息也已經達到了準聖級,甚至應當初步構築了聖圖!

太史慈本身也算是三國的“諸侯”之一,本身有資格像是方臘、宋江一樣獨立領兵,成為一名“勢力首領”,但是卻主動放棄了,轉而加入了東吳王朝,成為了孫策的手下。

要說“演義”之中,三國時代誰的箭術最強?

絕大部分的人,應當會認為是“呂布”,畢竟轅門射戟的風采,實在是讓人心中!

而第二名是誰?

這大概率也沒有太多爭議!

黃忠作為演義之中擅長射箭的人員的代名詞。

在許多人眼中年輕之時甚至是足夠與呂布扳手腕的存在?

不過,要說第三人是誰,無疑就有些不同的觀點了。

一部分的人眼中是趙雲。

畢竟,子龍的箭法絕對十分出色,

在赤壁之戰後,他接諸葛亮回營時,一箭射斷了東吳追兵戰船上的篷索,使對方戰船橫擱江中,為諸葛亮爭取了逃脫的時間。

毫無疑問,這一箭的難度極高。

因為是在黑夜中、並且雙方的戰船都在行駛中搖晃的情況下射出的。

且目標十分細小,這一箭不僅僅需要高超的箭法,更需要臨危不亂、果斷出手的心性!

另外,又有人覺得是甘寧。

因為整個演義之中共出手四次,擊殺敵軍主帥三位,還射傷了曹軍的大將樂進,可以說射箭的致命效率極高,但是甘寧自己最終也死在了沙摩柯的箭下。

此外,也有認為是薑維、關興、龐德……

不過,這些人的名聲主要都是來自於演義之中的事跡。

要論真正曆史上,無疑繞不過去一個人,那就是“太史慈”!

史載,太史慈“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

北海之戰中,太史慈遭遇到了管亥等人的追擊,太史慈直接“八麵射之,無不姓弦落馬”,後來在攻打嚴白虎時,太史慈想在孫策身前秀箭術,然後對孫策說要射守城將領左手,話音未落,太史慈一箭將其左手射透,並釘在護梁上,引來三軍喝彩!

而其雖為著名的一句話,無疑是逝世之前所留下的言語。

“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誌未從,奈何而死乎?”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