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遊見此,皺眉問道:“這裏是哪裏?”
“阿富汗,瓦罕走廊的托米維爾小鎮。”羲和給出了準確的地點。
在她話音落下後不久,飛行器從天而降,垂直落在了湖邊。
正在喝水的北山羊群不知道如此巨大的東西到底從何而來,顯得極為驚恐,於是撒腿就跑。可等了許久之後,它們見這艘飛船並沒有做出任何的異動,便三五成群地重新回到湖邊。它們在一邊咀嚼著肥美鮮嫩的水草,一邊用眼睛好奇盯著眼前的龐然怪物。
太空總署內的科學家們見此也極為困惑,已經整整過去了一個多小時,這艘飛船就這麼停在這裏,沒有任何舉動。
“試試將影像放大。”羲和忽然間說出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
工作人員不解,但還是按照她說的做了。等放大十倍後的畫麵出現後,眾人有些心驚。
在地麵上的雜草之間,有數不計數的奇怪生物在其中行走,這些生物有些類似螞蟻,有觸角,也有肢體。但與螞蟻不同的是,它們比螞蟻大許多,整體大小差不多有成人大拇指大,最重要的是,這些生命隻有三對肢體。後麵的兩對肢體,它們用來行走,而前麵的那對肢體,它們用來使用工具——眾人在它們的前肢上發現了人造的儀器。
與地球上的人類相比,它們是如此的弱小,可是見識過它們在金星所做的事情後,沒有任何人敢小瞧它們。生命的強大,從來不是取決於它們的體格,而是取決它們的智慧以及文明。
“這些生物到底有多少個?”周小同深吸了一口氣後詢問。
“四千七百多。”羲和盯著屏幕回答,但轉瞬間她又改口了,“或許隻是三個。”
周小同聽到羲和這麼說,有些難以理解,於是問:“為什麼會是三個?”
在他詢問的時候,其餘的科學家也轉過頭來,想要知道羲和為什麼這麼說。
“我之前用電波探測了一下這些生命,發現在這些生命當中,有三種頻率相同,但幅值完全不同的短波在彼此之間活躍。我猜測,短波應該是它們進行交流的方式,而有差別的那部分,應該就是它們個體之間的區別,所以我認為,裏麵其實隻有三個個體,至於其餘的東西,隻是它們個體的延伸。”羲和說。
羲和並沒有說出來的是,她在這些生物的身上感到一種相似感,因為她對於機器人的操控也是這種形式。
“快看,它們飛起來了。”突然間,有一名科研人員指著影像驚呼起來。
眾人循聲望去,見到在全息投影上麵的未知生命的背部伸出一對透明的羽翼,在羽翼的快速震動之下,這些生命在空氣中進行快速的飛行,向著湖邊的北山羊群而去。
“難怪它們從飛行器下來的時候,沒有攜帶陸地前行工具,原來它們本身就可以在天空當中飛行。”有人恍然大悟。
羲和仔細地盯著這些生命看了好一會兒,才說:“並不是它們本身就能夠飛,那對翅膀是後來加上去的。它們的外表有一層軟體皮膚,那應該是就是它們的宇航服,而翅膀原本是收在軟體皮膚當中。”
說著,羲和讓工作人員再次放大其中某一個個體。
在此個體身上,眾人看到了一層很薄的保護層,意識到那就是羲和所說的軟體皮膚。眾人中有一名材料學專家,他在仔細看過軟體皮膚後,說:“如果我推測沒錯的話,這層保護層應該是纖維製成的,屬於工業產品,而不是它們天生的皮膚。”
他放大了軟體皮膚,在上麵,其他人可以清晰看到其構造,是針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