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宮過後六天,太子說聿要回來了。
流景難耐心中喜悅之情,第七天早晨,一早便開始梳洗打扮。
“景兒,回宮之時不見你如此高興,澹台聿那小子回京,卻使你興奮至此。”
聽出太子言語中的揶揄之意,流景絲毫不惱。隻是看他一眼,隨即嬌嗔到:
“太子哥哥今日不也比當日迎接景兒回宮之時高興許多?”
是呐,定北侯家的小侯爺澹台聿,自小便是太子伴讀,與這些個天家的皇子公主分外熟稔。太子與他之間的兄弟之情,相信並不輸於流景與他之間的兒女之情。
“你這丫頭,三年沒見其他長進,就盡會揶揄你家哥哥了!”
太子用他的折扇狠狠敲了一下流景的額頭,流景疼得吱呀怪叫,絲毫沒有身為皇家公主該有的矜持風儀。
“好啦,快走吧,再不走,隻怕流妗他們都等急了。”
太子向前幾步,流景跟上,卻見他腳步一頓,回身說到:“真不知道澹台聿那小子怎會喜歡你這種皇家潑婦。”隨即太子飛揚一笑,轉身離去。
流景跟上他,笑得開懷。在這皇宮之內,隻有在太子和流妗麵前,流景才敢如此恣意妄為。
在宮外的茶樓之上,太子、二皇子、三皇子、流妗還有流景都著常服,坐在靠窗的位置,等待凱旋的大軍歸來。
當今皇上尚武,這皇家無論是天之驕子還是金枝玉葉,都自幼研習騎射。
隻是無論女兒家對騎射再精通熟稔,皇上也總是說,那金戈鐵馬的沙場從來都不屬於女兒家。
保家衛國、守護妻兒,是熱血男兒的天職。
二皇子、三皇子和流妗都是為一睹平南王風采而來,隻有太子和流景,是真心的在期盼著聿的安好歸來。
平南王簫夜寒是三年前被封為異姓親王的。
四年前的簫夜寒年僅十八歲,便已成為參軍副將。
地處天朝南方的雲國,是自太祖一輩便想拿下的國家。當年太祖南征北戰,惟獨對雲國久攻不下,最後怕朝中動蕩,才無奈返京。
一直到流景父皇這一代,攻下雲國都一直是一個夢想。
而就是這樣棘手的問題,卻被當時的參軍副將、也就是今日的平南王簫夜寒輕鬆解決。
當時領軍的大將軍顧源身先士卒,不料卻陷入敵人的埋伏,身受重傷。危急之際,是簫夜寒將其救起,其後顧源臨陣委托簫夜寒統領三軍。
簫夜寒終是不負眾望,帶領三軍,僅用十個月時間,便將一向易守難攻、曆經四代皇帝都無法攻下的雲國,給攻了下來。
從此,簫夜寒的聲威震懾四方,有他鎮守之處,無人再敢造次。
而顧源顧老將軍終因年事已高、傷勢過重而藥石無醫,撒手人寰。
顧老將軍去世前,向皇上請命,提及簫夜寒頗有大將風範、帶兵才能,將三軍交予他手中,可保天朝之安寧。
當朝皇上得到攻下雲國之捷報,本就欣喜異常。
又得如此天降良將,更是欣喜萬分。
待大軍班師回朝之際,他竟親率百官出城相迎,犒賞三軍。
至此,簫夜寒靠著在軍中的浴血曆練,終於贏得皇上賞識,他竟將其冊封為異姓親王——平南王。出身行伍之末的簫夜寒,終於躋身朝中重臣之列,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新貴。
皇上此舉遭到不少世家以及文官的反對,他卻不以為意,仍舊一意孤行。
終於,上至天家,下至市井,再也無人不知平南王的赫赫威名。
三年前,一躍成為平南王的男子,在這三年間,他馬不停蹄的將周圍幾個小國納入天朝版圖,且將北方蠻夷第戎的三分之一國土也納入了天朝版圖。
隻是這樣神勇的男子,對擁有他的國家來說,是大幸,而對與之敵對的國家來說,是大不幸。他是天朝臣民心中的神,卻是他國臣民心中的魔。
他在千千萬萬將士們的鮮血和白骨鋪就成的成功之路上越走越遠,越爬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