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攢錢買船(2 / 2)

也不錯,差不多能夠采集一千方的晶體,金屬礦他準備少采集一些,到時候去下一個區域方便快速搭建臨時安全點。

這片區域不大,再說都是一些拳頭大或者籃球大的顆粒組成的,采集起來很方便,無人機牽引光線全開,隻花了5天時間就完成了采集工作。

一般這樣的區域都是一些小行星或者隕石之間相互撞擊破碎形成的。

開采完,他繼續出發,這次是一個孤零零的小行星。

黎明到了之後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的地方,可以當做臨時基地,整個小行星直徑大概在兩千米左右,外表有著三百米左右的岩石層,要不是有係統地圖的提示,他自己路過這裏一定也會覺得這是沒有價值的小行星。

黎明到了之後最開始也是有點迷惑,畢竟采礦無人機飛了一圈也沒有發現礦場,但是係統不可出錯,於是他下令無人機向下挖掘,足足挖了三百米才發現礦石。

這就是小型工程艦的局限,飛船的探測雷達根本無法掃描到那麼深的位置。

就算是大型工程艦要是沒有安裝專門的探礦雷達,可能也沒辦法掃描到三百米以下的礦產。

當然要是派遣專業的探礦無人機落到小行星上探查肯定能檢測到,不過很少有人會這麼幹,大型采礦公司看不上這樣一顆小行星,小型或者中型工程艦上也不會配備專門的探礦無人機。

他命令無人機開始挖掘,挖掘出一個容納小型工程艦可以通過的通道。

之後把船開進去,礦石的碎渣直接堆到小行星的一些隕石坑裏麵。

這裏將會是他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基地。

他把工程無人機也派了出來,他要建造一個臨時基地,這個不難,工程無人機裏麵有不少的圖紙,他找了一個簡單蝌蚪型基地圖紙。

就是一個彎曲的通道鏈接一個擁有千萬立方空間的基地圖紙。

他的飛船也有上百萬立方的體積了,還要儲存很多的礦石當然需要空間大一些。

千萬立方看著不少,其實也就是長寬高都是215多點的正方體,當然他建造的是一個長方形。

他的飛船長度就有250米左右,寬100,高度50米左右。

采礦無人機挖掘這麼大的一個空間,那些礦石被送到飛船裏麵的進行分揀提煉,製作成一個一個的一立方的標準礦。

這顆小行星裏麵有三種礦都有,重氫的含量還不低,占到了2成左右,金屬礦占到了7成,晶體最少隻有1成。

礦產不斷的開采,臨時基地也在按部就班的建造。

他直接把懸掛的兩個無人機艙直接卸了下來。

小型工程艦都是模塊化設計,貨艙和無人機艙都可以獨立拆卸。

無人機艙裏麵放置著礦物提煉設備,他計劃把無人機艙直接放到這裏,他帶著礦石回去,之後再安裝兩個貨艙,這樣他就能有接近八千立方的貨艙了,方便很快的運輸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