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十一章 計殺張合(2 / 2)

司馬懿想想還是不放心,張合乃太祖愛將,非比尋常,當今魏主亦深為器重,又補了一句:“右將軍強自要去,莫要追悔。”

張合大笑,朗聲應道:“大丈夫舍身報國,雖萬死無恨,何來追悔,倘若有失,我自一力擔之。”

既然張合都如此說,司馬懿再無話說,隨即下令:張合引五千輕騎追擊蜀軍,魏平率二萬馬步兵相隔十裏後行,以防埋伏,郭淮再引五千精銳策應二將。

張合領命,引兵火速望前追趕,散出數十斥候於前、左、右三向。行到三十餘裏,路過一片樹林,斥候來報,樹林內有隱有旌旗,張合心生謹慎,命前軍先過,自己悄悄留於後軍之中。

果然背後一聲喊起,樹林內閃出一彪軍,為首大將,橫刀勒馬大叫:“賊將引兵那裏去!”張合回頭視之,乃魏延也。張合冷哼一聲,回馬交鋒。不十合,魏延詐敗隱入林中。

張合稍待片刻,望見魏平軍揚起之塵土方再催動後軍緊趕前軍。又追趕三十餘裏,追上前軍,斥候來報,周圍均全無伏兵,又放心策馬前追。

堪堪趕到一處山坡之時,前方斥候來報,遠處飛鳥驚起,恐有伏兵。張合引兵停下,列陣以待。

忽喊聲大起,一彪軍閃出,為首大將,乃張苞也,據矛勒馬大叫:“張郃休得猖狂追趕!有我在此!”

張合奮勇來戰,不十合,張苞不敵,撥馬便走。張合隨後追趕,前不多遠,張苞又鑽進一密林內,張合心疑,令人四下哨探,並無伏兵。又命快馬回探魏平軍所在,回報“隻數裏遠”,張合於是放心又趕。

不想魏延卻抄在前麵,戰十餘合,敗走,隨後張苞亦是如此,循環往複,張合憤怒難耐,心焦不已,如此速度如何能追上諸葛亮大軍,眼見此方向正是往陳倉、斜穀而去,無須多時,蜀軍主力便退入漢中去了。蜀軍如此行徑,無非以精兵斷後,交替遲滯我追兵,以求安全退卻,魏平一軍緊緊跟隨在後麵十裏地,料想縱有伏兵亦無大礙。

於是張合再不猶豫,引輕騎風馳電掣而去,斷後蜀兵大恐,魏延、張苞再不敢交替掩護,皆奮力接戰,張合奮起武勇,一杆鐵槍使得淩厲無比,戰得魏延、張苞二人盔卸甲鬆,氣喘籲籲,大敗而逃,蜀兵盡棄衣甲什物等,塞滿道路,來引魏軍下馬爭取,以遲滯魏軍追擊速度。

看看天晚,來到一無名小山處,山不甚高,夾著一條小道,可以數馬並行,山坡有零零散散的蜀兵在砍拾柴木,看樣子準備充塞小道,燒阻追兵,望見魏兵追得如此之快,零散蜀兵皆驚喊一聲,棄下柴木越山而逃。

魏延撥回馬,高聲大罵曰:“張郃逆賊!我不與汝相拒,你隻顧趕來,今與你決一死戰!”張合見山坡蜀兵逃散,料想諸葛亮主力就在前麵不遠,心中欣喜興奮,又見魏延如此,更是堅定猜想。遂大喝:“眾軍聽令,諸葛亮就在前麵不遠,擒得諸葛,賞千金、封萬戶侯不在話下。”

一眾魏軍聽得,如聞到血腥的狼群,嗷嗷叫著猛衝上來,張合挺槍驟馬,直取魏延。魏延抖擻精神,揮刀來迎,怎料張合如瘋魔般,鐵槍上下翻飛,槍影不離魏延麵門、心口,魏軍輕騎縱橫奔馳,氣勢洶洶,蜀兵如何能擋。

戰不十合,魏延眼露怯色,不敢再戰,大敗,頭盔墜地,弓箭傾撒,匹馬引敗兵望小道而走。張郃殺得性起,又見魏延大敗而逃,乃驟馬趕來。

此時天色昏黑,一聲炮響,山上火光衝天,山坡上立起無數蜀兵,大石亂柴滾將下來,阻截去路。張合大驚:“我中計矣!”急回馬時,背後已被木石塞滿了歸路,中間隻有一段空地,眼瞅兩邊山坡不甚高,喝令眾軍棄馬仰攻。

忽一聲梆子響,兩下萬弩齊發,昏暗中隻聽得密集地“嗖嗖”聲,將風聲撕裂,箭矢如瓢潑大雨,將張郃並前軍輕騎,皆射死於無名山穀中。

尚有三千輕騎被阻於山外,見塞了道路,小山上火光衝天,已知張郃中計。眾軍勒馬急退,山頭上金鼓喧天,喊殺遍野,無數蜀兵踏山而下,火把星星點點,聚成十餘條火龍蜿蜒而下。

魏軍魂飛魄散,掉頭便跑,魏平一軍急急趕來,知事不可為,亦火速急退,不敢停留,一路之上,天色昏暗,朔風勁吹,魏軍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自相踐踏者不在少數。(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