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脖子上摘下了小玉盤,吩咐童貴找一精致小盒,取100金,童宇二人便直奔左豐處。
路上童宇心中暗想:大漢忠臣不少,象盧植、張邈、王允等人這樣的可以說比比皆是。若是靈帝能聽取這些忠臣的意見,鏟除宦官,施以仁政,外抗外夷,內恤百姓還可強盛,奈何靈帝昏庸無比,根本不聽忠言。
在看看盧植都被逼的給自己出主意去賄賂宦官,以求得一郡之地保障征戰外夷錢糧無憂,可見大漢也該滅亡。
二人來到左豐府上,童貴上前一翻打點,不一會兒,有人帶二人進見左豐。
就聽有人說道:“見到左大人還不拜見”
童宇一看榻上跪坐一人,體態臃腫,一張胖臉上長了一雙綠豆大的眼睛。
連忙上前拜道:“譙縣童宇童炎興拜見左公”
隨即對童貴一使眼色,童貴連忙把100金雙手送上。
左豐道:“童壯士這是何意啊”
童宇道:“宇欲求左公代為引見張公,些許薄禮不成敬意,望左公成全”
左豐道:“你可是那欲驅逐外夷的童炎興”
童宇道:“正是宇之誌向”
左豐連忙起身,上下打量了童宇一翻,隨即拉著童宇的手道:“張公有言,若童壯士前來可直接帶去,不可為難,炎興隨我來”說罷拉著童宇的手便向後堂而去,過後堂走了一段暗道一路沒有任何阻攔便來到張讓住處。
童宇跪拜道:“譙縣童宇拜見張公”
張讓非常客氣走上前來,攙起童宇道:“炎興無需如此多禮,你即有驅逐外夷的誌向,本侯豈能不幫你。你有什麼難處盡可與本侯言明”
童宇忙把裝玉盤的小盒拿出,雙手奉上道:“多謝張公,炎興若蒙聖上恩準,驅逐外夷,隻是征戰之糧草甚是為難”
張讓接過玉盤也沒看隨手放在幾上,道:“些許小事炎興勿憂,本侯幫你就是。”
說罷,張讓吩咐擺宴,童宇就愣了。
心想:張讓安的是什麼心,怎麼對我如此熱情。
童宇想不出個所以然,也就不想了,到時隨機應變就是了。
宴席擺上童宇借機偷眼觀看張讓,隻見張讓長的一副好摸樣,麵白如玉,身材勻稱,雙目有神,看其人不但看不出是個奸象反而給人一種正人君子的形象。
張讓邊擺弄那玉盤邊說道:“炎興何必如此客氣,送這麼貴重的禮物。現今我大漢屢屢遭外夷騷擾,聖上也是龍顏震怒,曾時常與讓提及此事。但朝中大臣都明哲保身,盡派些庸碌之輩前去,耗費人力物力,卻寸功未建。炎興此來,本侯卻是寄予厚望,隻需些許功勞,本侯必保奏聖上給予重賞”
童宇暗想,這是要幹什麼啊,我還沒去呢,就給我許下承諾。看來是要拉攏我,看他後邊說什麼。
便接口道:“能為大漢盡力是宇的本分,若蒙張公提攜,宇不勝感激”
張讓道:“炎興即有匡扶大漢的誌向,本侯絕不讓炎興失望,盼炎興早日立功”
童宇道:“如此多謝,宇日後定當報答”
張讓道:“炎興即言報答,那本侯就說上幾句,當今朝中大小事宜雖有外戚把持軍事,本侯尚且不懼,隻是邊關均擁兵自重,多與本侯不睦。本候想炎興立些功勞,當上表聖上許以一州之地,以為本侯外援,不知炎興意下如何”
童宇暗驚,自己來到這個時代,要是真和張讓等勾結到一起那絕對是身敗名裂,將來的結果是絕對不會好,但是有這個契機自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也不能不說是一件好事。盧植,張邈張邈那裏好交代,可是王允那是一個鐵杆的反對宦官的人,怎麼交代?正思量間。
張讓說道:“炎興可有為難”
童宇瞬間醒悟,忙跪倒在地說道:“張公之言讓宇興奮失態,望張公勿怪。若他日宇手握精兵,隻張公知會一聲,宇定效死力”
張讓麵露微笑道:“如此甚好,炎興靜等好消息即可,本侯也不多留你”童宇起身告辭。
童宇二人剛到客棧,就看童明在門口等候,說盧植已等候多時。
童宇趕緊進入房間,看盧植正在房中走來走去,馬上拜道:“見過盧尚書”
盧植攙扶起他問道:“可見到張讓”
童宇遍把見到張讓經過講講了一下,卻沒講張讓約其為外援的事情。
盧植聽後大喜道:“如此我大漢邊境無憂矣,隻是讓炎興受委屈了,植甚是過意不去”
童宇道:“為了大漢江山,童宇受點委屈怕什麼,盧尚書不必自責”盧植告辭而去。
第三日早朝,童宇在盧植的帶領下麵見靈帝。
童宇叩拜後,靈帝讓其平身,童宇偷偷打量著靈帝。
是一個長相普通,麵露疲色,沒什麼威嚴可言,心想皇帝原來如此。靈帝說了些勉勵的話,就宣詔童宇為烏桓校尉、涿郡太守督上方穀郡和代郡軍政,著令其持節在豫州、兗州招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