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宇想起了聶清就是那個救高順等人的雁門關馬邑人,連忙吩咐請進來。
隻見侍衛帶進兩個人,一個中年婦女還一個年輕的壯士。
那女子拜道:“拜見童將軍,賤妾受先夫所托,來見童將軍”
童宇一聽就是一愣,他與聶清隻是一麵之緣,隻是感到聶清仗義才互相說了客氣的話,怎麼他死了他夫人確來找我?
但是還不能說什麼,人家是來投奔自己的,便說道:“嫂子請起,我與聶兄雖然交往不多,但是聶先生為人宇甚是佩服,不知聶先生因何故去”
聶夫人便說出了經過:原來聶清是豪商聶壹後人,因其家族其他人多於匈奴交往密切甚至做出賣國的舉動,聶清甚是惱怒,所以和家族人很少來往。
但是聶清為人仗義,對百姓甚好,看到家族人欺壓百姓總要為百姓去理論一翻。
前次高順等人就是要被其家族之人坑殺時,聶清仗義相救。
久而久之引起家族那些敗類的強烈不滿,在前不久借故將聶清打成重傷,後經救治雖然延續了幾日壽命但還是傷勢過重死去,臨死前對妻子說就是死也羞與姓聶,讓其子今後改姓張,與家族斷絕來往,並囑咐妻子帶兒子投奔童宇。
童宇心中佩服聶清,說道:“嫂子來到炎興之處盡可放心,我必不令嫂子失望”
說罷就欲為母子安排住處。
聶夫人卻道:“文遠我兒,還不拜謝童將軍”
那壯士跪拜道:“雁門張遼張文遠拜見童將軍”
這一聲張遼張文遠拜見童將軍,沒把童宇氣昏過去,心想,曆史他能信多少,他這幾天晚上睡不著覺幹別的,就是翻看三國誌。
他認為三國誌主要是揚曹貶劉的,是依據魏史所寫,魏國的人不會記載錯誤吧。
張遼在三國誌所記載應該是169年出生,現在才12歲,他還想怎麼找到培養呢。
沒想到現在就在自己麵前,還有字。
絕對是20以上,但是他怎麼也沒想道張遼竟然是聶清的兒子。
但是即然已經來了,他還是很高興,愛什麼效應就什麼效應吧。
馬上說道:“文遠兄弟請起,宇先為你母子安排住處”
張遼道:“多謝同將軍,文遠願意跟隨童將軍驅逐外夷”
童宇打量著張遼,隻見他身高能有8尺,肩寬腰細,雙眼大而有神,麵色紅潤。便說道:“文遠有此誌向宇定不會讓你失望,先與令堂下去休息,稍侯設宴為你母子接風”
童宇吩咐把眾武將都請來,還特別吩咐把童仁等被聶清所救之人都找來。
此時賈平回來見童宇,但是看童宇興致很高便有些欲言又止,荀攸向童宇詢問如何結識的聶清。
童宇便把如何結識聶清的事詳細的和二人說了一遍。
荀攸點頭道:“固然是義士,隻可惜攸無緣結交”
而賈平聽後是麵露喜容,剛要說什麼卻見侍衛來報說:“眾位武將和童仁他們都來了”
童宇很高興,安排大家坐下,不一會張遼母子在臧戎的帶領下也來了。
大家坐定後,童宇為大家做了介紹。
關張等人聽候也就是寒暄幾句,但是高順等人卻是跪拜在聶夫人身前。
眼含熱淚道:“未想與恩公譙縣一別競成死別,恩公大恩我等何以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