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和簡雍聽此人歌詞,互相看了眼。
簡雍道:“玄德,此人必有些才華,可求之”
劉備:“備正有此意”
二人扔些銅錢起身追了上去。
劉備來到那位文士麵前道:“先生留步。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良鄉縣令劉備見過先生”
那文士道:“你叫劉備?”
劉備道:“漢室宗親,中山靖王..........”
那文士道:“我已知之,不知劉縣令何故叫我”
劉備道:“備想與先生一敘”
那文士笑道:“有酒可去小酌淺談,無酒免談”
劉備道:“請先生至備寒舍,備當置好酒與先生一敘”
劉備吩咐下人擺上酒宴,拿出了一壇童宇所釀之酒道:“先生,此酒乃備前日所購,價格不菲,請先生品嚐”
三人喝了一杯後劉備道:“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那文士道:“貝立字西羽。不知劉縣令喚我來此何事”
劉備道:“備聞先生所歌定是大才,故備冒昧請貝先生一敘”
貝立道:“酒後之言,不可當真”
劉備與貝立談論了一翻兵法,貝立的見解讓劉備折服。
二人談論間,簡雍插言道:“玄德,該是到校軍場之時了,可回來再敘如何”
劉備會意,對貝立道:“先生稍坐,備去去就回”
貝立道:“我也閑來無事,願與劉縣令去校場一行”
三人來到校場。劉備命令隊伍集合,持令旗吩咐道站5人一排,結果多出4人;隨即吩咐站7人一排,又多出6人;吩咐三人一排,還多出2人;貝立也不言語。
劉備無奈對貝立道:“備讓先生見笑了,先生能否指點一二”
貝立道:“此小術爾,乞令旗一用”
劉備將令旗交與貝立。
貝立道:“來四十軍士站於我兩側”
軍士中走出四十人站在貝立兩側。
貝立道再來九人聽我吩咐。
隊伍中又走出九人,貝立道:“四人執隊旗,兩人擊鼓,兩人護帥旗,一人持號旗”
貝立吩咐道:“左右四十人刀劍出鞘,行軍法,有違令者斬。其餘軍士50人一排10列為一方陣,成立兩個方陣,擊鼓”
鼓聲一停,方陣站好。
貝立叫來持號旗軍士一翻吩咐,便下令道:“擂鼓,運轉陣形。”
就看在號旗的指揮下,隊旗帶領兩個方陣運轉起來。
劉備在旁觀看,不由得感歎不已。
雖然他懂兵法,但是陣法他知道的卻不多。
看此陣雖然初次運行,但是攻守有序,短時間內能做到如此,貝先生果然大才。
貝立吩咐,鳴金,陣法立止。
貝立道:“劉縣令1049名軍士果然精壯,貝立佩服。”
劉備和簡雍非常吃驚,簡雍道:“先生如何短時間內知道本縣士卒數目”
貝立道:“此乃小術,不過是孫子兵法算經而已”
二人聽後大為歎服。
洛陽皇宮,張讓對靈帝道:“老奴已與童宇言明陛下之意及陛下的難處,童宇為人果然忠義,慨然應允。隻是老奴認為,童宇抵禦匈奴要耗費大量糧草,陛下能否給他些時日,待秋收後讓其到任”
靈帝道:“讓父,劉焉今日給寡人密奏,前次誤信鄒靖之言,險些害了童宇,欲將鄒靖誅殺。也同意寡人對童宇的安排,隻是想讓童宇立即離開,如之奈何”
張讓暗想,就是劉備搗鬼,鄒靖之人他還是很了解的,有些本事。
不如把他交給童宇,或許能有點用。
可是劉焉要童宇馬上離開,他也沒辦法,隻有先應付下劉焉再想辦法。
便說道:“陛下可讓其將鄒靖交與童宇處置,再與朝中大臣商議如何處理,相信眾大臣能有好辦法”
靈帝想想也沒別的辦法便同意了,接著說劉備一事。
張讓早有準備,說道:“陛下,暫時不可相認,若現在相認,天下人皆知陛下是打壓忠臣,對朝廷不利”
靈帝一想也對,現在認了劉備,在把剛立大功的童宇調到比幽州苦寒的並州。天下人都會認為他為了劉備而排擠童宇,那樣就更沒人為大漢出力了。估計劉焉也不能和自己計較這個,早晚也是要認的,便同意了張讓的意見。
靈帝命人宣來太尉劉寬和衛尉許彧,靈帝將劉焉之事說與二人。
劉寬為人沒什麼太大的謀略,隻是憤怒不已,甚至說了很多中傷劉焉的話,讓靈帝很是生氣。
許彧卻提出,童宇屢立大功,對朝廷忠心耿耿,若無故調往他處,必遭天下之口舌。若不調離與劉焉處還無法交代,為今之計可告之劉焉,若現在調童宇離開,糧草將由幽、並二州共同支應。軍隊好辦,百姓的糧草劉焉絕對不會同意支應,劉焉無奈之下,肯定會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