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黃巾起義爆發(1 / 2)

童宇帶人來到廖永家中見到張曼成,張曼成也是個英雄,童宇問什麼他就是不回答。

無奈之下,童宇審問張曼成的親信,但是得到的也沒什麼價值。

廖永來報,張角派人前來質問張曼成,現已被其穩在客廳,童宇聽後大喜,連忙大人前去客廳。

來人正是管亥和七、八個手下,隻見管亥長的麵色發黃,身材高大健壯,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童宇看後不禁暗生喜愛,果然一壯士。

童宇吩咐將幾人拿下,管亥等人沒防備的情況下被輕鬆拿下,童宇便問管亥張角的情況及黃巾軍的部署,管亥也是隻字不提。

管亥如此做童宇也是無奈,眾人都勸童宇殺了管亥,但是童宇因為對管亥心生喜愛,卻沒舍得殺,而是吩咐人暫時關押。

廖永之子廖元向童宇獻計,將荊州黃巾軍被抓之事向張、管二人明說,二人必然動搖。

童宇采納了廖元的建議,分別對張曼成和管亥說了荊州的經過,張曼成聽後默然無語。

半晌後方說道:“敗在童將軍手下張某無撼,但求速死,以免讓童將軍為難”

張曼成對張角絕對忠誠,張角也對其充分相信,不然不會馬元義一死就派張曼成來接任,但是荊州起義失敗他自己覺得對不起張角。

若是投降,他以一方渠帥的身份,天下間除非皇帝下旨,否則童宇也確實沒能力為其免罪。

童宇雖然使荊州黃巾軍起義撲滅,但是張曼成在童宇處了解到失敗的經過後,也覺得敗的不冤,死在童宇手總比死在別人手要好。

管亥聽說荊州黃巾起義失敗,心中驚駭,他常年在張角身邊深知荊、揚、豫三州的黃巾軍在起義中絕對是關鍵。

而馬元義死後卻讓張蔓成替代自己,可見張曼成也非常人,但荊州黃巾軍就這麼被童宇撲滅,揚州的太平道還過不了荊州,張曼成也被活捉他能不驚駭嗎。

但是管亥始終跟隨張角左右,張角對其恩遇有加,讓他投降,他也不願意,因此也求速死。

童宇歎了口氣道:“張兄弟的罪,宇實無力免去,管子元之罪宇卻能免得”

管亥道:“謝童將軍,子元心願是讓百姓生活富足,恨大漢不仁。且受張教主大恩,怎可輕易背棄,請童將軍賜死”

童宇看二人一心求死也沒了主意,讓他親自下令處死張曼成,管亥他還不忍心,張曼成、管亥重義氣他心中喜歡。

童宇道:“宇知你二人均心存百姓,宇又何嚐不是,今宇就拚著受聖上責罰,放子元兄弟離去,曼成兄弟且在宇處暫留些時日,宇另想辦法”

張曼成、管亥都愣在當場,張曼成道:“若童將軍早來荊州,荊州焉有我黃巾立足之處,隻可惜大漢如童將軍一樣善待百姓之人也隻寥寥數人”

管亥有些不解,問過張曼成後知道童宇在荊州善待百姓,用人上無論貧賤隻要有才能都用,心中更是震撼。

便說道:“如童將軍肯與我黃巾共同推翻漢室,則天下百姓均能過上富足的生活豈不是好,何必還效忠腐化、頹廢的漢室”

童宇道:“子元兄弟,且不談效忠之事,單憑你方才一言,宇就當誅你九族。黃巾宗旨雖好,又有多少真正為百姓著想的,有多少為了聚斂財物坑害百姓的。江夏城下馬元義更是斬殺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宇認為更過於大漢的貪官汙吏”

張曼成聽後一言不發,管亥卻有些不信道:“太平教怎麼能做出如此之事,童將軍休要誆我”

童宇尚未說話,張曼成卻道:“童將軍所言江夏城下之事不虛,教主又何嚐真心為百姓想過,至於起死回生之符水,我更不敢相信是真的,子元兄弟可否為張某解惑”

管亥頓時語塞,張角的確是隻讓門下利用符水騙取百姓信任,而真正為百姓救治的時候卻是費用昂貴。

他也曾問過,張角對他說是為了籌集錢糧招集人馬以推翻漢室,推翻漢室後,百姓就能過上富足的生活了。

可是童宇真能做到為百姓著想,他也是不信,說道:“難道童將軍治下就沒有貧苦之人”

童宇道:“若說沒有,宇也不敢保證,但宇隻求無愧於百姓”

張曼成喃喃的說道:“無愧於百姓、無愧於百姓我何嚐不是想做到無愧於百姓才參加的太平道,但是結果卻是欺騙百姓,我是有愧於百姓。而童將軍來荊州後廣施仁政,百姓信服,數萬太平道在童將軍的仁政下,還剩幾人甘願為太平道所謂的為百姓著想,我敗的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