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看三家家主均已身死,心中大駭,身冒冷汗,知道大勢已去,連忙勸王朗逃跑。
王朗看眼前局勢也隻有逃跑一途徑,聽從了虞翻的建議,帶千餘人向西門逃去,張雅、詹強也緊跟其後。
王朗一逃,王朗軍頓時慌張,但是三家部曲雖然悍勇,一時之間卻也不能將王朗軍殺盡,部曲們不接受王朗軍投降,王朗軍此時隻有死戰,卻已漸漸不敵。
張遼此時殺進了東門,部曲看張遼軍殺來,想到陸駿臨死之前的話,紛紛表示願意幫張遼誅殺王朗軍。
張遼隻留了少許士卒協助三家部曲,派其他人馬驅趕其他城門敵軍。
三家部曲得到張遼軍協助,士氣頓時高漲,而城內有不少“百姓”也加入了擊殺王朗軍的行列,“百姓”的勇猛讓三家部曲有些瞠目結舌,居然破開了王朗軍的防禦,當先殺上了城牆。
西門士卒雖然聽到城中喊殺,但是未敢輕動,加之主將又去給三位家主壯行,隻能在此守護,王朗帶虞翻等人逃到西門吩咐守軍打開城門,與自己逃跑。
王朗等人剛逃出西門不足十裏,就見前方一撥人馬攔住去路,為首之人正是陳紀,冷笑道:“王朗為何此時方到”
王朗大驚,虞翻似乎早已料到,打量著陳紀,隻見陳紀年齡在四十餘歲,麵色白淨,頜下短須,雙目有神,身高七尺有餘,穿一襲陳舊的青色長衫。
虞翻問道:“你是何人”陳紀道:“我乃驃騎大將軍府從事陳紀,已等候你等多時”
而陳紀身後卻殺出一人,此人手握渾鐵槍,鐵盔鐵甲坐下褐鬃馬,身高有八尺上下,臉色黝黑,眼睛不大但很有神,大吼道:“陳從事何必與其多言”
虞翻忙令詹強去戰來人,詹強打馬衝出,二人戰在一處,鬥了不足十合,被來人一矛刺與馬下。
張雅看詹強被殺,大怒,催馬提刀殺了上來,二人交戰了十幾回合,張雅已露敗相,虞翻看張雅不是來人對手,吩咐大軍向前衝殺,自己卻帶著王朗與幾名親隨向他處逃去。
可是王朗軍怎能與陳紀大軍抗衡,隻片刻間就死傷過半退了回來,陳紀看到王朗與虞翻逃走,並沒有派人追趕。
此時張雅還在勉強應付,而對手卻很輕鬆,好似隨時都可以結束爭鬥,陳紀此時卻吩咐人高喊投降免死,張雅一聽隻猶豫了一下就被來人刺於馬下。
王朗軍還在猶豫間,身後卻響起了蹄聲,隻見身後城中殺出無數張遼軍騎兵,王朗軍再不猶豫,跪地投降。
張遼來到陳紀麵前道:“文遠來遲陳先生勿怪”陳紀笑道:“文遠不必客氣,來的正是時候”
陳紀將斬殺張雅、詹強的那人引見給張遼,此人乃是淩操,吳郡餘杭人淩統字守德,為人俠義,為人勇猛且有謀略,與百姓交好,因不喜官府與士族勾結,故未出仕。
華歆來到吳郡時,淩操出外遊曆,待其回來後聽百姓談及華歆善待百姓,就起了出仕之心,但是正趕上此時,童宇卻要平定揚州,淩操也是高傲之人,看童宇手下人才濟濟,便想立功後在投效。
前次陳紀在吳郡大使昏招之時,淩操就感覺不對,但是他卻沒說破,為了慎重起見,他在郡府對麵詳細記下願意幫助童宇的士族百姓,準備逐一拜訪,在陳紀一但不敵的情況下,召集這些人抵抗三家部曲。
陳紀接到掌櫃的稟報,感覺淩操並沒惡意,便命人請來,二人一番細談,陳紀卻是心花怒放,便留其暫住在郡衙,吩咐人打聽淩操為人。
得到的結果讓陳紀更為高興,派人通知藏霸隻需要安心守衛丹陽即可,自己已得到一勇士,可保無憂,藏霸還是擔心,最後將自己所剩餘的飛狼騎全部派來,才略微安心。
三家前來送糧,陳紀在張遼處得到消息已知其意圖,便與淩操交代,收取糧食後,暫時離開吳縣,在西門外埋伏,但是要暫時放過給朗與虞翻還有大用。
因此淩操才給足了張雅、詹強麵子與二人戰了十幾回合,看王朗逃跑才下手斬殺了詹強,張遼聽完經過,對淩操為人甚是愛惜。
張遼將一人頭秘密交與淩操,與其耳語幾句,淩操帶五百人向北麵而去。
張遼、陳紀回到吳縣郡衙,三家新族長也來到了郡衙。
三家新族長對張遼幫助自己消滅掉東城的王朗軍表示感謝,對陳紀卻無歉意。
張遼與三位新族長客氣了一番,此時淩操提著三顆人頭趕來,跪在陳紀麵前道:“陳從事,操帶人嚴守要路,卻還是被王朗與一人逃走,隻斬了三人,請治罪。”
眾人看向三顆人頭,陳紀尚未說話,虞家新家主虞叔卻大怒的對淩操道:“我二兄已身死,你因何還要斬其首級,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