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誘敵劫營(1 / 2)

鄒倫和虞翻見管亥夾死一人嚇死一人心中不由的驚懼,童宇吩咐大軍向敵軍發起了衝鋒。

張飛、高順、管亥三人各帶一隊人馬殺向了敵軍,鄒倫和虞翻並沒退避也指揮大軍殺了上來。

但是一交手就看出戰力的高下,虞翻大軍雖然認輸較童宇軍多,可是陷陣營配合默契,列陣衝鋒,瞬間將虞翻軍斬殺數百。

鄒倫和虞翻看事不好,連忙吩咐大軍進城,逃的快的進入了城中,逃的慢的被陷陣營士卒又射殺了數百。

鄒倫和虞翻大敗回城,笮融等人聞聽戰況心中震驚,暗歎童宇將領之勇,笮融命令暫不出戰。

眾人回營後,紛紛誇讚管亥之勇,管亥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亥不過是殺了兩個不入流的角色,僥幸而已”

童宇知道管亥投奔自己後,時刻想立些功勞,自己雖然數次想加封他一個官職,但是他堅決推辭,正借此勝,童宇加封管亥為破賊中郎將,許以二千人馬,管亥推辭不過,接受了,眾人紛紛道賀。

童宇與眾人商議破城之計,張飛等武將主張強攻,但是童宇卻沒有接受,他考慮到強攻傷亡太大。

笮融在城中有五萬人馬,準備再向祖郎求援,以優勢兵力攻打童宇,虞翻卻提議聯絡城中大家,召集他們的部曲與童宇一戰。

王朗深知道士族部曲的勇猛,讚同虞翻的意見,笮融卻有些疑慮,他在與童宇交戰前強征了不少士族家的糧食。

虞翻並沒在意,他願意對士族說以厲害,相信士族定會站在他們一麵,得到笮融允許後,虞翻前去說服城中士族。

笮融待虞翻走後,對王朗道:“景興可知士族對虞翻看法”王朗道:“一些說辭朗略有耳聞,朗了解仲翔為人,絕非傳言一般,且仲翔為人機智定可成功”

笮融聽後並沒說什麼,但是他還是暗地派人向祖郎求援。

虞翻約齊城中士族,對眾人說以厲害,並對童宇等人散布的謠言也一一給眾人解釋,眾士族本就對虞翻出賣士族有所懷疑,經虞翻一解釋,大部分也都相信了。

但是眾士族卻提出笮融不顧士族利益,強行征去了大批糧食,虞翻當即答應,待破了童宇,定然加倍奉還,並對破童宇立功之人重賞。

虞翻一番說辭,用了三天時間再逐一拜訪,終於用誠意打動了士族,均表示願意協助笮融。

笮融得虞翻回報後,心中還是有些疑慮,因為王朗所敗可以說就是敗在士族之手,而且還包括虞翻本家。

虞翻看笮融憂鬱不絕心中暗想,此人絕難在亂世立足,王朗又新敗,劉繇、祖郎、薛禮之輩也非成事之人,看來自己要另尋一名主才是。

王朗看笮融猶豫,獻出一計笮融聽後臉現喜色。

三天時間裏,童宇等人也沒閑著,都在苦思考破城之計,張飛等武將一再要求強攻,童宇是說什麼也不同意。

童宇分析柴桑城高牆厚據險而立,且祖郎駐軍鄱陽,可隨時接應,強攻不利。

荀彧建議先在此地駐紮,我軍糧草充足,敵方糧草匱乏,缺糧之時必然會向士族強征,到時定將引起內亂,士族必會倒向我軍。

童宇擔心士族與笮融軍聯合起來,荀彧認為即使聯合也是一時的,短時間士族或許能支應些糧食,時間一長,士族定然因損害家族利益心生變化,笮融若若擔心士族有變,定然與我軍速戰,我軍隻需要堅守。

眾人聽後覺得有理,但是都擔心敵軍劫營,荀彧卻微笑的獻上一計策,眾人聽後大喜。

笮融采用王朗之計,將士族部曲編入各隊,不使其獨立,如此一來即使士族有變,也能瞬間平定。

而城外童宇大軍三日來每日在城下挑戰,夜晚營中燈火通明,人馬往來與營中,好似不知疲倦。

笮融連忙召集眾人前來商議,虞翻卻胸有成竹的說道:“童宇不過是怕我軍偷營,我軍可安心休息,翻有一計,雖不能全勝,卻可重創童宇”

虞翻對眾人一番說辭,眾人聽後皆表示讚同,笮融亦是高興,吩咐按虞翻之計準備。

祖郎此時也派來兩人率領一萬人馬前來援助,笮融心中高興。

第十日夜晚,童宇大軍好似是疲倦了,沒有了燈火,虞翻看後,連忙笮融。

三更時分,笮融、鄒倫、王朗三人各帶一萬大軍悄悄出城,分左、中、右三路一同殺入童宇軍營。

可是童宇大營內卻空無一人,三人立刻感覺不妙,慌忙命令大軍撤退,大軍擁擠一起頓時大亂,而此時童宇軍中張飛、高順、管亥卻各帶五千人馬殺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