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心想:探到此處按理說回去也行了,但沒看到山寨還是有點不死心,再走一段也行,攻山時就毫無懸念了。於是就同意了李寶的意見。
王蘭自然支持李寶的意見,但她也要跟著去走一段。李寶知道她的倔勁,也同意了。就叫劉平留下,他與王姑娘三人,帶著三個男兵上路了。
劉平告戒說:“看到山寨就回來,盡快下山,然後帶大隊人馬上來。千萬別深入過遠,以免被山上的人發現,我們這次就前功盡棄了。”其實,光是告誡哪裏能夠啊,既然已經找到了乘其不備進山奪寨之路,本就不該貪心不足非要看到山寨!這時,他們幾個的大腦集體陷入了短暫的糊塗,沒有人想過一旦偵察暴露,縣太爺的攻其不備的戰略,可就完全落空了。
李寶點頭同意,帶著人沿著一條羊腸小道走去。此去遇險,李寶也悔不該前去。但兵家相爭是雙方的事,不能以個人的意誌為轉移。至從畢元上山以來,山大王就覺得一向依賴的山高無路,無人能找上山來的想法靠不住了,探子該回來也未回來,他就警覺起來。時常派人出來到山口看看,可嘍囉回來都說什麼事也沒有,不用出去巡查了,但山大王還是堅持派人出去,不敢鬆懈。
路上,李寶又把人分成兩夥,一前一後的走,他帶幾個男兵在前,王姑娘三人在後。雖然也是山路,林密草深,但有一條依稀可辨的羊腸小道。走了能有十來裏路,遠遠的可以望見山寨了,李寶想:到此為止,回去吧。可就在此時,隻見順著山路過來六個人,他們拿著刀,鋼叉和弓箭。李寶他們想躲,可來不及了,他們已看到了李寶,並發問道:“什麼人,到此幹什麼?”這些僂羅還以為來人也如畢元一樣,是來入夥的,並沒有太在意。
“打獵的。”李寶馬上答道。心想:他們一定是獅子山的嘍囉,看樣子是出來打獵的,否則,不能拿這長大的鋼叉。於是他也問:“你們是幹什麼的?也是打獵的嗎?”
這些嘍囉是奉命出來巡查,帶著鋼叉是想沒什麼事,順便打點什麼回去吃。一個小頭目上下打量著幾人,滿臉狐疑,怎麼看他們也不像打獵的,於是就說:“我們是出來打獵,你們是哪的?這方圓百裏沒人家,你們打獵怎麼跑出這麼遠?到底是幹什麼的?快實話實說!”
“你們也打獵,我們也打獵,你們是吃河水長大的?怎麼管得這麼寬?”一個士兵不滿意僂羅們的問話,訓斥道。看著眼前的六人,這個士兵根本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裏。因為他們跟著李寶打了多少硬仗,何懼這幾個小蟊賊。
“哦,你們怎麼這麼說話,你知道你們到了什麼地方?到此還敢強詞奪理!兄弟們,我看他們是官軍的探子,給我拿下,回去大王有賞。”小頭目一聲令下,六人幾步就竄到李寶四人周圍,小頭目和一個嘍囉舉刀對著李寶說:“放下刀,跟我們走,敢說半個不字,讓你身首分家!”
“這刀是我自己的,你說放下我就放下了?我還用它賺錢吃飯呢。”李寶鎮靜地說,全無一點慌張。
“呀!給臉不要臉,那就讓你知道知道爺的厲害,到陰間找閻王爺訴苦去吧。”說著,舉刀就砍,柳葉刀直奔李寶的脖子去了,看樣子他還真想一刀把李寶的頭給拿下來,出出氣。
李寶不慌不忙用大刀猛力的向嘍囉的柳葉刀砸去,隻聽“砰”地一聲響,僂羅的刀就飛了,接著,李寶的大刀一個橫掃,僂羅的頭就掉下來了,他怎麼死的都不知道,臉上還是一副驚愕的神情。兩個士兵見李寶動手,也出刀三下兩下就把對麵的僂羅給殺了。後麵的三個僂羅嚇得一聲豪叫,扔下鋼叉拔出柳葉刀,雙手舉起來,但不是向前,卻一步步後退,退了幾步後,一轉身就跑。這就是那個頭目的失策了,見有陌生人來,後麵應留人,或者立即派人回去報告。如果這樣,李寶他們怎麼能安然退回?
“別讓他們跑了,快追!”李寶下令。因為他知道,隻要他們跑回去,就會招來大批的強盜來,甚至畢元也會出來,那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