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末日帝國(1 / 2)

新元3613年9月1日,是厄爾斯帝國三百周年的國立紀念日。

那天天氣尤為糟糕,空中烏雲密作,不久便天昏地暗,裂天巨閃頻頻穿雲而出明亮得駭人,雷鳴聲大得震動大地,豆大的暴雨傾盆而下,持續了整整一天。

“轟隆隆”“轟隆隆”“轟隆隆”“劈啪”

雖然那天是帝國的國立日,卻無人沉浸在為帝國慶生的歡樂之中,每個人的心是惶惶不安的,偏偏是這麼重要的日子,他們卻深陷家破人亡的無邊苦痛之中。

之所以會這樣,完全是因為整個帝國陷入了一場空前慘烈的內戰,帝國境內和平安寧的地方已經甚為稀少,戰火四起,數以億計的難民奔走逃命。

這場內戰無休止地持續了三十五年,帝國的國力在逐步消耗殆盡,人口劇減四十億,經濟也出現了嚴重的倒退。昔日萬家燈火,繁榮昌盛的景象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因為內戰的緣故,許多山野郊區的樹木房屋,城市裏的大廈橋梁毀於一旦。這麼大的雨很快淹沒了條條縱橫交錯的街巷,將之變成了深達一米的河流。

持續的暴雨最終還是釀成了一場特大的洪澇災害,渾濁不堪的洪流透著混凝土和泥土的混合色,洪流上漂浮著粗壯的樹枝和一些碎片垃圾,氣勢洶洶的洪水衝垮了破舊的房屋和殘損的道路小橋,帶走了路邊早已被遺棄的鏽跡斑斑的磁懸浮汽車。

帝國的都城厄城由於受到女王的竭力保護,在戰亂中遭到的破壞相對小許多,但此刻卻難免受到洪澇災害的侵襲。

厄城曾是厄爾斯星文明的發祥地,千百年來曆盡滄桑,幾經盛衰沉浮。帝國中的一支少數民族,摩克族人奉厄城為聖城,每年的聖臨之日都要從帝國的各個角落前往厄城郊外大山中的璀璨英魂宮朝拜,而那個聖臨之日就是帝國的國立日。

曾經的厄城並不是一座濱海城市,但是由於氣候惡化海平麵的抬升,使得比鄰厄城的另外兩座濱海城市,其中一座浸泡在海水中而成為了水城。另一座由於本來地勢就較為低窪,被完全淹沒在海水中,淪為了幽暗的水下廢墟。而這種滄海桑田的變化不足兩百年的功夫便完成了。

如若兩極冰川完全消融,那麼接下來遭殃的會是厄城,厄城會像那兩座城市一樣被淹沒起來,甚至是從厄爾斯帝國的地圖上消失。

在厄城郊區的山坡上,可以很輕易地看到女王居住的淩霄宮,那裏是雷電彙集的中心地帶,那通體聖白的牆壁在閃電的映襯下閃著銀輝,真的好似一把齊天長劍,直插雲霄。

淩霄宮龐大的身軀是由多種複合型金屬材料築成,是那麼的迥然不同,如鶴立雞群一般,在厄城林立的摩天大樓中突顯著自己的尊貴非凡。

麵對著這百年難遇的雷雨天氣,女王的心中甚是焦慮不安,愁眉不展著。她覺得這糟糕的雷雨天氣是上天對自己的懲罰,是在咒罵自己的無知軟弱。

帝國命途甚危,叛亂分子在多年的鏖戰中占據了帝國的半壁江山,由於帝國軍隊的疲軟,戰略失策,作戰失利,原本溫柔和善的女王總會時不時難抑心中憤懣的情緒而發火。

她頻繁地更換帝國軍隊的最高統帥,但好像終究找不到合適的人選,而那些勉強選出的統帥無不驕傲輕狂。他們盲目地崇信帝國的實力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隻需輕施拳腳便可連戰連捷,無需太多戰前準備,作戰計劃,結果現實往往狠狠地給了他們一個耳光!

自從前任統領離職之後,統領之位便一直後繼無人。國衛軍好像一下子被抽掉了筋骨,突然垮掉了,軍隊中缺少一個可以懾服人心的領袖,集體意誌趨於渙散。可這時候戰事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大戰在即,國衛軍由攻勢轉為守勢。

帝國慘淡的境況令女王無限憂愁起來,難道帝國真的要在自己的引領下,走向傾覆了嗎?可笑啊!可惡啊!可恨啊!

此時的她孤單落魄,她多想身邊伴,有個依靠,誰來給個肩膀讓她靠著哭泣,耐心地傾聽她訴說這些年來所受的苦。

現在的她獨自住在淩霄宮的高層,她喜歡住在這裏,因為這裏高得感覺好像雲層都觸手可及。而在這時,焦慮的她無端地回想起兒時那個攀登天梯的飄渺夢境,想著想著,心情愈加憂鬱起來。

女王取下插在發髻中的水晶王冠,穿上睡衣,卻察覺並沒有拉上窗簾,窗外一陣一陣的明滅驚得她心裏有些發怵。她想要依靠窗簾上的智能感應器拉上窗簾,可感應器似是失靈了,一點反應都沒有。不會停電了吧,可這怎麼會呢,女王無奈隻得從海陵木床上起身走向窗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