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順應天承,為伊稱帝(1 / 2)

慶元十七年,天都政變,元帝在乾隆殿自縊。翌日,滿負盛寵的淑妃暴病而終,璟帝登基,改年號為順應,滿朝嘩然。

“皇上!臣有事啟奏!”

“講!”大殿上端坐的璟帝,神情嚴肅的掃視了一眼底下啟奏的大臣,厲聲道。

“臣建議皇上更改名號!”

“什麼?”此話一出,如流星滾落般迅速引得朝堂上的其餘臣子議論開來,一時靜如止水的朝麵頓時炸開了鍋,宛如市井菜場。

高堂上的璟帝隻是麵若冰霜,並未立即動怒,好似預料到會有這種局麵一般,眯起一雙鳳眼,咬牙輕笑了一下,才開口道:“為何?”

啟奏的大臣孤向陽好像並不在意剛才自己說了什麼違逆的話語,相反,麵對高高在上的璟帝那玩味審視的眼神,孤向陽卻毫不畏懼,竟以同樣之態抬頭對上了璟帝的視線。四目相對之下,孤向陽竟投以了一股輕蔑之意。

“難道皇上沒有發覺自己的名號與前不久的叛亂之黨,茗家三小姐,茗月璟重名了嗎?”孤向陽的這一回答簡直不帶有半分恭敬之意,倒像是一種長輩質問不懂禮數的晚輩那般腔調。引得朝堂上的臣子心頭又是一緊,倒抽了一口涼氣。

一直與孤向陽站在同側的沐湘,此刻掃視了一下上頭的璟帝,又用餘光撇了一下孤向陽,心頭一陣苦澀蔓延開來。

璟帝攤放在寶座上的雙手,漸漸回籠緊握,顯示了這雙手的主人此時已經犯怒,但麵目卻依舊沉穩。

“孤大人!你說得未免太逾越了些。即使是犯了名諱之忌,也不是皇上應該更改,而是叫那個茗月璟的女子避嫌。”細心的沐湘察覺出了璟帝那細微的變化,立即開口規誡著。

“是啊!是啊!”有些臣子聽言趕忙擦了擦剛才被孤向陽嚇出的冷汗,開口應和道,雖也同孤向陽一般不滿這新繼位的主子,但也不敢像孤向陽這般直白頂撞。

孤向陽斜眼丟給沐湘一記白眼,頗為不悅道:“我這麼說隻是想給皇上提個醒罷了!那茗家的小姐已經死了,而且是死得臭名遠揚!這名號是皇上親自取得,明明知道會犯名諱之錯,卻還一意孤行,不曉得是欲意何為?如此有傷皇家大雅和尊嚴的事,實在令孤某羞於為臣子!”

孤向陽再次語出驚人,惹得眾人咂舌不已,一旁的沐湘更是氣怒,正欲開口訓斥,卻被璟帝揮手製止了。

璟帝漸漸起身,從高台上緩緩邁步而下,目光一直緊鎖在孤向陽的身上,渾身透漏出危險的氣息,最終在孤向陽麵前站定。

“舅舅有所不知,孤的皇位來得名正言順,是順應了先帝的意思。不然怎麼會有孤的臣弟涵王自棄兵權,擁孤稱帝的場麵呢?”璟帝說完,勾唇望向了呆愣在一旁的孤向陽。

一提“涵王”兩字,不僅是孤向陽,包括在場所有的人都明白這其中包含的種種深意,這是皇上再拿涵王來警告他們,亦是再提醒孤向陽。

果然,孤向陽有所收斂,在說了一句“再無異議”後,便不在此話題上多做糾纏了。

見孤向陽不再為難,璟帝向身旁的太監示意了一下,太監會意,從袖子中掏出了一道聖旨,宣讀起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沐湘沐大人開朝有功,特封丞相一職。孤向陽孤大人為三朝元老,勞苦功高,特封為國舅。念及朕剛登基不久,特大赦天下,普天同慶!欽此!”

聖旨宣讀完,群臣叩首謝恩,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後,便有秩序的退朝了。

“皇上!皇上!”回到寢宮的璟帝將宮內的陳設一掃而空,惹得宮內的侍女太監都嚇得低頭跪在地上,大氣不敢出。唯有隨後趕來的沐湘開口喚住了正怒不可遏的,拿東西出氣的璟帝。

待璟帝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沐湘才屏退了一旁的宮女太監,似有話說。

“沐大人有話就直說吧!您待孤有恩,以後隻要不是在外人麵前,你我就不必行君臣之禮了。”

“臣不敢,如今您已貴為天子,應有的君臣之禮還是該行的。”沐湘拘謹的回應道。

“算了,你想怎樣就怎樣吧!”璟帝擺了擺手,轉身望向沐湘,猶豫了一會兒,方才淡淡詢問道:“她還好嗎?”

沐湘自知璟帝口中的她指的是誰,便不敢怠慢的答道:“按照皇上的吩咐,已經秘密送出天都國了。”

“嗯,那就好。”得知自己一心掛念的人性命無恙,璟帝滿意的點了點頭,但心裏卻無比心酸起來,想必自己此後這一生便與她再無緣見麵了,從此天涯永隔一方,飽受相思之苦。

“皇…”沐湘正欲開口規勸璟帝忘了她,卻被璟帝開口打斷了,“孤,”璟帝望了一眼窗外的某個方向,那是遠離天都城的方向,沉默了一會兒,複道:“孤為她所做的一切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