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積雪浮雲端(2)(3 / 3)

一旁的纖巧喃喃道“哪怕是知道廚子的姓尋找起來也要容易的多啊”

這一句話提醒了我,即刻將那番話字字斟酌,想來慧嬤嬤講的是滴水不漏,幾乎句句都不離其意,隻是細細品來稍有漏洞,有一句卻好像是多餘的:

“單令放一株野花,此花長在鬼穀山,須當被太陽曬得枯萎時,方才能摘下入菜,這樣既沒有野花的澀味也能去除鴨子的腥味。”

這句話明裏是在解釋為什麼這個廚子做的乳香老鴨會與眾不同,隻是這跟我要找這個廚子有什麼關係呢?

“此花長在鬼穀山,須當被太陽曬得枯萎時,方才能摘下入菜。”

慧嬤嬤在講時,好像有意加重了“鬼穀”“枯萎”這幾個字眼。是不是在暗示什麼呢?反複思量著,好像有些眉目了,我忙問纖巧“纖巧,“鬼穀”“枯萎”是不是可以組成一個什麼字?”

纖巧思索著“鬼穀、枯萎這會是什麼字呢?”

“我知道了”這個字在腦中已大概有了輪廓,我凝神片刻,溫聲道“是“魏”字。”

纖巧還是一臉迷茫“小姐從何得知是魏”

我笑而不語望著她,半晌才道“慧嬤嬤方前說,這株花長在鬼穀山,須當被太陽曬得枯萎時,方才能入菜。這鬼旁傍著萎,便是“魏”字”

纖巧是聰睿的,一聽如此便道“想來這廚子怕是姓魏,這樣一來,要找個給華王妃做乳香老鴨的魏廚子,就容易的多了,小姐我明個就去打聽。”

我依言頷首笑道“是容易的多了。”

一夜無話。

翌日初曉,醒來時覺得有些微涼,看炭爐熄了有些時辰,又加了碳煤進去燃了起來,立刻有了暖意。

我套上繡芙蓉的絲棉衫子喚了幾聲巧兒,並未應聲,想來已是去打聽了。

午時,纖巧回來了,手中攏著布包。挑了暖簾進來,對我道“小姐,打聽好了,西街味食坊有一位魏廚子,手藝很好,也是經常給帝胄皇親做膳食,想來慧嬤嬤說的便是他了。”

我想了想,先前也是和爹爹姨娘們去過味食坊,那裏店內的擺飾很是別致清雅,做的膳食味道鮮美也算別具一格,隻是姓魏的師傅,我倒是沒有留意過,凝神思索片刻,問纖巧:“可打聽到他與合媛姑姑有什麼關係?”

纖巧想了想,回道“這到沒有。”

我“哦”一聲道“打聽到這師傅已是不錯的了,你手中拿的是三娘改好的蜀錦麼?”

“是了”纖巧應了一聲將布包放在錦塌上攤開,本是長褂樣式的蜀錦被改成了現下盛京時興的宮裝。梅紅的顏色也算穩妥,改過的痕跡被柳三娘收了邊,又在裏子中繡上了暗花,細看也是看不出什麼的,很是精致典雅。

我打量著蜀錦含笑道“三娘的手藝一向如此出挑,你可包了銀兩給三娘嗎?”

纖巧笑著道“我將昨個當赤金和合如意簪的銀子包了十兩給表嫂子,少了怕誠意不到,多了又怕表嫂子起疑心,包了十兩也是中規中矩的,小姐盡可放心”

(1)帛疊:雲南境內少數民族織製的一種布.《後漢書》八六《西南夷傳哀牢夷》:“知染采文繡,罽毲帛疊,藍幹細布,織成文章如綾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