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我是體諒你照顧你才把東西都背在自己身上好嗎,比你高8公分隻比你重1斤難道真的是被你那套“誰胖誰背書包”的言論唬住了嗎?我在心裏把被勒到說不出來的話全部吐了個一幹二淨。切,人家是不願意跟你理論好嗎,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
好一陣休息,消滅了親戚自家生產的一大串巨峰葡萄才有重新上路的打算。但這個時候,我們倆誰都不知道,時間已經過去了40分鍾。本來就看不見身影的導遊妹紙,早就往前行進了40多分鍾的路程了。兼以皇後娘娘的速度,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趕上大部隊。無知者無畏的心態套在我們兩人身上實在是嚴絲合縫,兩人恢複到書包主人與書包掛件的關係,說說笑笑,吵吵鬧鬧地跟著另一批上山的遊客歡快地前進了。
一路上被一撥又一撥的遊客趕超,我們兩個人居然神奇地聽到了許多不同導遊嘴裏說出來截然不同的故事,讓我這個愛聽愛講故事的人唏噓不已:原來以為當導遊是件簡單至極的事,拿著稿子背背就是了,誰知道大家的演繹居然也極富個人色彩,看來這世道要是沒兩把刷子,什麼行業都是不好混的呀。
導遊在車上介紹景點時信誓旦旦地說這是座小山,兩個小時基本上就能遊覽完畢的行程,在曆經將近兩個小時後終於讓我們征服了一半——爬上了山頂。皇後娘娘絲毫沒有注意到我這個“隨從”對她成功登頂的貢獻,興奮地朝著對麵雲霧慘淡,山色蔥鬱,在陽光照射下略有一些詩意和美感的山頭拍了又拍。在山頂稀薄的空氣中,我的疲累漸漸散去,恢複一點時間觀念的我趕緊拉著她,就想跟上我們最後尾隨到的大部隊向山下趕去。
但是沒走兩步就覺得有些不對:這支遊客隊伍是沿原路下山的,但我們在上山的過程中並沒有碰到本應在下山途中的自己旅行團的導遊或者是同行的旅客。這就意味著我們的隊伍並沒有原路返回,若是他們走別的小路下山的話,又會是哪一條路,通往什麼方向呢?
我趕緊上前向這支隊伍的導遊打探哪裏還有下山的路線可走,可是這個導遊對業務的熟悉程度顯然差了那麼點兒意思,愣是沒說清楚。說是一般走這條觀賞路線的隊伍都是沿原路返回的。這怎麼可能呢?我把我和皇後娘娘的情況跟對方說了,可是我們口中描繪的那個穿著紅色緊身T恤的導遊是跟我們一起從J市前來的,並不是K市本地人,自然也沒有得到什麼有用的信息,不過是碰碰運氣罷了。
好在雖然在車上的時候哈欠不止,一直在犯困,但還是記下了導遊小齊的電話,按照儲存好的號碼撥通了電話,傳來的卻是一個男人的聲音:“誰啊?”
我和媽媽兩個人都傻眼了,天色也漸漸地黑了下來。我們的導遊,我們的同伴,都顯得虛無縹緲了起來。他們到底去了哪裏,我們怎樣才能找到他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