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貧富之分,更有失敗與成功之分。那麼失敗的窮人和成功的富人,到底有什麼差別呢?差別不外乎在於窮人“懂得”享受,富人善於投資。也就是說窮人“懂得”最大限度地享受現在的生活。而富人則懂得最大限度地進行投資,從而產生更多的財富。可見,投資能力能夠決定你是否能擁有更多的財富,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一定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投資能力。
聰明人應該善於投資,讓我們看看浙江人是如何投資的吧。
在有關部門對浙江省中等收入家庭進行的一次抽樣調查中顯示,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00~158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中,有四成以上的家庭有進行股票、債券、房產等高收益投資的意向。
雖然這隻是一個普通的抽樣調查,但如果仔細分析調查結果,就會發現浙江人的消費投資理念較為科學,符合與時俱進的時代要求,對全國多數地方的居民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該調查還顯示,未來兩年內有投資意向的家庭占調查總戶數的43.8%。其中,股票仍是投資者的首選方式,占投資家庭的42.9%;其次是保險,占投資家庭的38.5%;債券、國庫券排在投資的第三位,占投資家庭的28.8%;另外有16.3%的家庭有投資房產的意向。由此可看出,排在前四位的全是高收益的投資方式。
浙江的中等收入家庭把股市作為投資首選,是因為他們知道持股是分享國民經濟增長成果的最好方式。當前,中國的股市日趨規範,前景應當非常樂觀,隻要選好有潛力的股票,中、長期的投資回報率會大大高於普通投資方式。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今,人們財富積累的速度加快,但一場大病往往就會讓人傾家蕩產,所以人們應當有未雨綢繆的意識。將近40%有投資意向的浙江家庭會考慮購買家庭保險,這是一種增強家庭保障能力、科學理財的體現。
“置房置地”是自古以來國人所特有的一種理財傳統。麵對攀升的房價,多數投資者不敢伸手,但調查中有16.3%的浙江中等收入家庭看好房產投資,這說明他們對當地房產投資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並懂得以房產投資來規避物價上漲帶來的家庭資產貶值。
考慮國債不征利息稅等因素,債券的實際利率較儲蓄高出不少,這次調查中28.8%的家庭有投資債券的意向,也正是說明了“以收益論英雄”的投資觀念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浙江居民所接受。
這就是浙江人的投資理財觀念,我們要科學地借鑒他們的這種“放棄保守求收益”的投資理財觀,讓家庭的資產得以保值和增值。選準投資的時機和方式,結合自身的條件,科學地運用有限的資金,合理投資,讓錢生錢。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說:“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為什麼有才華卻不能致富呢?原因在於他們從未真正學習到關於金錢的知識,隻知道為了錢而拚命工作,卻從不去思索如何讓錢為自己工作。”是否懂得投資,是富人和窮人的一個顯著區別,隻有學會投資,才能讓錢流動起來,為自己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改變貧困的命運,登上財富金字塔的頂端。
能力黃金律
投資能力是現代商業社會中個人必備的一項重要能力。投資可以讓錢流動起來,讓小錢變大錢,讓死錢變活錢。學會投資,讓錢生錢,讓你的財富雪球,加快財富積累的速度,實現你的財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