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國嘉平二年(公元312年)二月,納劉氏姐妹,姐姐劉英為左貴嬪,妹妹劉娥為右貴嬪。不幾日,又納劉氏姐妹的侄女四人,皆封為貴人。劉聰寵愛劉氏六人,尤其是劉英、劉娥這對姐妹花,風頭無兩,可以說整個後宮就是她們的(備注:曆史記載,劉氏姐妹為劉殷女,於公元312年正月冊封為左右貴嬪,此處因為劇情需要,冊封時間略作改動)。
三月,帝太後不滿劉聰對劉氏六女太過寵幸,就安排自己的兩個侄女進宮,堅決要求兒子冊封她們、寵幸她們。如此,張氏姐妹便被冊封為貴人。
碧淺嘀咕道:“陛下不是對姐姐念念不忘、情深意重嗎?竟然冊封了八個妃嬪,還這麼寵她們,這算什麼?世間男人皆薄情,尤其是帝王,最薄幸。”
“這種話,再不許說。”我瞪她。
“知道了。”她擠擠眼。
劉聰納妃、寵幸別的女人,在別人那兒尋求慰藉,我求之不得,更希望他會愛上她們中的一個,忘記我。
……
吩咐奶娘和宮女好好照料孩兒,我前往帝太後的寢殿。
時辰已經不早,劉聰的妃嬪恭敬地坐在大殿上,和帝太後閑聊。
我一來,帝太後連忙讓我坐到她身側,“怎麼這麼早就來了?冷不?先烤烤火。”
“不冷,謝太後關心。”我柔聲道,接著向座下的妃嬪們點頭示意。
“這位是車騎大將軍的夫人。”帝太後介紹道,“你們就介紹一下自己吧。”
這些妃嬪的確年輕貌美,雖然姿色各有千秋,不過勝在年輕,白皙勝雪,膚如凝脂,婀娜窈窕。她們不敢不聽從帝太後的吩咐,一一報上名。
仔細看去,劉英、劉娥的姿容最佳,嬌豔嫵媚,豔光四射,怪不得深得劉聰寵愛。不過,她們眉目之間……似乎有點……帝太後的侄女,張徽光,張麗光,姿容也算不俗,不過在劉氏六女的映襯下,就黯然失色了。這張氏姐妹似乎比較木訥,尤其是帝太後寄予厚望的張徽光,不知是膽小懦弱還是刻意為之,不敢直視人,總是低垂著螓首,一副溫婉、沉默的模樣。
暗中思忖著,她們是否知道我與劉聰的過往?是否知道是她們的夫君親自帶我進宮的?
“太後,聽聞車騎大將軍為我漢國力戰而死,是不是真的?”劉英溫軟的嗓音有點沙啞,別有風情。
“陛下已經派人去晉陽一帶尋找,相信很快就會有消息。”帝太後似乎不太想回答她。
“夫人,節哀順變。”劉娥乖巧道,“好在大將軍為夫人留下了孩子,夫人餘生也有了依靠。”
我一愣,她的聲音有點熟悉。
另一個劉氏女道:“臣妾倒是覺得,大將軍吉人天相,說不定沒死呢。”
帝太後懶懶道:“哀家乏了,你們也回去吧,不要在這裏受凍了。”
八人站起身,屈身下禮,“臣妾告退。”
妃嬪們離去之後,帝太後起身,我攙扶著她回寢殿,讓她靠躺在榻上,蓋著厚被。她緩緩地笑,“天寒地凍的,哀家懶得起身,也就今日,她們都來請安。下一次請安,還不知道何時。”
我沒有說什麼,從老宮人手中接過茶盞,服侍她飲茶。
“這兩個貴嬪,你瞧出什麼了?”她笑問。
“左貴嬪眉目之間,有兩分像我;右貴嬪的嗓音有五分像我,笑起來的樣子也有點像。”
“這就是他們得寵的緣由。”帝太後輕咳一聲,“今日一見你,想必她們也明白了幾分。”
“這劉氏姐妹如何進宮的?”
“她們的父親是劉殷,原本效忠晉廷,許是見過你,就進獻了這對姐妹花和四個小輩的。原本,聰兒對她們不瞧一眼,從不去她們的寢殿。過了十日,聰兒在花苑偶遇她們,當夜就寵幸了她們。”
我靜靜不語,想著劉聰寵愛劉英、劉娥,或許可以轉移一點對我的執著。
帝太後道:“因為寵幸了這對姐妹花,聰兒重用劉殷,好在他也頗有才幹。自從劉氏六人專寵後宮,聰兒就很少上朝,不思政務,讓劉英批閱奏疏、處理政事。哀家數次規勸聰兒,讓他不要荒廢朝政,他就是不聽,整日與劉氏女廝混,哀家被他氣得半死,後來也懶得再管了。所幸劉英文辭機辯、通曉政事,不至於釀成大禍。”
我看著她憂心、無奈的模樣,體會到她對兒子不思進取的心痛與恨其不剛。
劉聰竟然變成這樣,太讓人失望了。
假若是因為我,他才變得這般頹廢,那麼,我應該勸勸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