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得一給出的管理宗親勳貴方法很簡單,就是考試!宗親勳貴從此以後參與朝政,但是必須得通過考試,隻有考試合格之後,才能進入朝廷各部,以勳貴宗親的身份,參與朝廷事物,甚至能夠外出為地方官。
上一世,李得一可是沒少被無窮無盡的考試折騰。上一世李得一從小能力平平,考試成績一直偏下,為此沒少挨爹媽的罵,一直是爹媽嘴裏不爭氣沒出息的熊孩子。
但如今,擁有兩世記憶之後,李得一終於能冷靜下來,仔細分析這種考試製度的利弊。他發現,盡管這種無盡的考試看似有種種問題,但最關鍵是,這是一種能讓大家都比較心服的較為公平的製度。
世間最難的事兒之一,無過於公平。李得一有兩世記憶,已經見過不少開始看似公平,最後卻不過是貽笑大方的一場鬧劇。所以最終,李得一還是選擇將上一世自己經曆的無盡考試製度,照抄過來使用。
至於這裏麵有沒有他個人的一點惡趣味,則不大好說。上一世的權貴子弟們,可是不用經曆這種無盡的考試折磨,就能輕鬆成為人生贏家。
大概李得一這世有機會,總想讓這些宗親勳貴們,也嚐嚐考試的折磨。
在給是三國皇帝看的條例中,李得一則把這種無盡考試製度的種種好處,給三國皇帝大書特書。平周朝早有朝廷公試製度,但那是為國選材,籠絡天下英才,入皇帝彀中。
而李得一給這套考試製度,則是為宗親勳貴們量身定做。這種考試製度,對於那些不學無術,整天紈絝還想繼承爵位的權貴子弟來說,不亞於一道晴天霹靂。
如果你三次考試都不合格,那不好意思,一輩子隻能當個閑散人員,或許還可以去參加武舉試試。如果武舉也沒過,那你這輩子算是徹底沒戲進入朝廷。可以去試試經商,或者拿著朝廷的俸祿混吃等死一輩子也行。
當然了,即便你考試合格,也不是一定能進入朝廷參與朝政。畢竟朝廷部門一共就那些,官位都是定好了的,早已被瓜分完畢。一部分給世家大族,一部分留給寒門士子。
現在,你身為宗室勳貴,想要就這麼走入朝堂,總得有個說法吧。這個說法,一來自於守備團與天下三國訂立的盟約。第二麼,就是來自皇帝的支持。
李得一故意把這個權力留給三國皇帝,好方便他們製約宗親勳貴。
在朝堂上,通過考試進入各部的宗親勳貴既不屬於世家大族,也不屬於寒門士子,就像無根之木,根本沒法在朝堂立足。畢竟定北守備團盟約要求宗親勳貴能夠進入朝堂,可沒說會幫他們在朝堂站穩腳跟。
這時候,來自皇權的支持,就成了這些宗親勳貴們唯一的依靠。所以這些宗親勳貴,自然就會牢牢團結在皇帝身邊,成為忠實的皇權代言人。
如此一來,三國朝廷就會形成,世家大族,寒門士子,宗親勳貴,三足鼎立的穩固局麵。皇帝在其中掌握平衡,自然能比較輕鬆維持朝堂穩定。
但這樣時間久了,由於宗親勳貴天生就有國家俸祿領,在經濟上占有優勢,很容易轉化成教育上的優勢,從而慢慢擴大在朝堂的勢力,最終很可能會進一步擠壓寒門士子的位置。
李得一似乎也考慮過這個問題,他在給三國皇帝的信中,明確規定考試要分好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淘汰一批宗親勳貴。而且,最終能夠順利朝堂的,不過是成績最好的三名宗親而已。這考試與朝廷公試一樣,也是三年一考。
有宗親勳貴說,既然這考試這麼難,反正我生來就含著金湯匙,幹脆不考不行麼?不好意思,不參加這考試,將來就不能繼承你爹的爵位。畢竟誰也不想把家業交給傻子繼承,都希望兒子能有出息。國家年年出錢養著你們這些宗親勳貴,一方麵是酬謝你們父祖開國之功,另一方麵也是希望你們能繼續為國效力。
連最初的考試都通不過,基本就是個傻子,還想繼承爵位?不好意思,老實當個閑散宗室去吧。
通過這種層層文武考試,優勝劣汰,皇帝能夠始終將優秀的宗親勳貴攥在自己手裏,又不用擔心他們在進入朝堂後會趁機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