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山羊
狐狸掉進了井裏。
他隻好呆在那裏,沒法子爬上來。
一隻山羊口渴,也來到那口井邊。他看見狐狸,便問那裏的水好喝不好喝。
狐狸見出現了這麼個好機會,很高興,便對井下的水大加稱讚,說那裏的水如何如何好喝,勸山羊也下去。
當時山羊一心想解渴,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
山羊喝夠了水,和狐狸商量如何爬上來。
狐狸說,他想出了一個好方法,可以使他們倆得救,並且這樣說道:“要是你願意把你那兩條前腿扒住井壁,犄角垂下來,那時我先從你的背上跳出去,然後再救你。”
山羊很樂意地接受了狐狸的建議,狐狸便躥上山羊的後腿,再爬上山羊的後背,然後憑借山羊的犄角找著井沿,爬了上去,準備離開。
山羊責怪狐狸,說狐狸破壞約定。
狐狸轉過身來說道:“嘿,你呀,若是你的智慧像你下巴上的胡須那麼多,那你剛才就不會未想好如何上來,就跳下去了。”
同樣,聰明人應該首先認真考慮事情的結果,然後再著手去做。
麵對誘惑不能忘乎所以不計後果,否則一旦出現危機將沒有退路。
狐狸和獅子
狐狸從未見過獅子,後來偶然遇上了。
狐狸第一次看見時,驚恐得差一點嚇死。
第二次相遇時,他仍然害怕,不過不像上一次那樣厲害。
當他第三次見到時,他已經變得很大膽,竟敢走上前去,和獅子交談起來。
這則故事是說,熟悉能緩和對事物的恐懼。
讓自己勇敢一點,給自己一些時間,嚐試麵對和接受新的挑戰。
狐狸和豹
狐狸和豹爭論誰美。
豹每次總是誇耀自己身上花紋斑駁,狐狸對此回答說:
“那我比你不知要美多少,因為我使自己斑駁的不是身體,而是心靈。”
這則故事是說,智慧的完美優於形體的豔美。
其實,美與不美不是自己說了算的,但是這世上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智慧之美是永恒的。
狐狸和猴子
狐狸和猴子同行,為家世問題爭論起來。
他們各自敘說了自己家世的許多高貴之處,來到一處墓地。
猴子凝視一陣後,不禁長聲歎息。
狐狸問他為什麼這樣,猴子為他指著那些墓碑,說道:“我看到我的祖輩的奴隸和獲釋奴隸的這些墓碑,能不悲慟嗎?”
這時狐狸對猴子說:“你想怎麼胡謅就怎麼胡謅吧,反正他們當中不可能有誰能站起來揭露你。”
同樣,那些好說謊話的人看到沒有人能反駁他們時,他們會更加肆無忌憚地吹噓自己。
好說大話謊話的人,常能找到無法求證的依據來蒙蔽別人,也許我們不能反駁,但是可以識辨並且遠離。
狐狸和葡萄
一隻饑餓的狐狸,看見葡萄樹上掛著一串串葡萄。
他很想摘它們,但夠不著。
狐狸隻好離去,自言自語地說:“它們還是酸的。”
有些人也是這樣,他們本來能力弱,辦不成事情,卻推諉於時機不適宜。
對於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人們總會找出各種借口來掩飾自己的無能。
失掉尾巴的狐狸
有隻狐狸被捕獸器夾掉了尾巴。
他帶著那種恥辱生活,感到很不好受,心想必須讓其他狐狸也變成那個樣子,這樣便可以以共同的不幸來掩蓋他自己的缺失。
於是,他把所有狐狸都召集起來,勸他們都割掉尾巴,說拖著那尾巴不僅不雅觀,而且還是一種累贅。
這時有一隻狐狸插嘴說:“朋友,如果這樣做不是對你有利,你是不會這樣勸說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