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人物(中)(1 / 2)

演說家得馬得斯

一次,演說家得馬得斯在雅典對民眾發表演說。他發現人們不怎麼注意聽,便請求大家允許他講一則伊索寓言。

在聽眾表示讚成後,他開始說道:“農業女神得墨特爾和燕子、鰻魚一起行路。他們來到一條河邊,燕子飛走了,鰻魚鑽進了水裏。”

他說完這些,便不再做聲。這時聽眾詢問道:“那得墨特爾怎樣了?”

得馬得斯回答說:“她正在生你們的氣呢,因為你們不關心城邦事務,隻想聽伊索寓言。”

那些愚蠢的人也是這樣,他們對該做的事情不用心,對於有關享樂的事情卻很著意。

人們往往容易流於平庸,對國計民生不甚關心,卻熱衷於和自己無關的街聞巷議。

被狗咬了的人

有個人被狗咬了,到處找人醫治。

有人告訴他,得用麵包擦傷口上的血,把麵包扔給咬他的那狗吃。

那人回答說:“要是我這樣做,那全城的狗都會來咬我了。”

人的惡習也是這樣,若是受到鼓勵,更會為非作歹。

姑息和寬容罪惡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行路人和熊

兩個朋友一同出行。

突然,一隻熊出現在他們麵前。

其中一個人趕緊爬上樹,藏了起來。另一個人看到難免被熊抓住,便倒在地上裝死。

那熊向倒在地上裝死的人伸過鼻子,仔細嗅他。他屏住呼吸,因為據說熊是不碰死屍的。

等熊走了以後,那位朋友從樹上下來,詢問熊在他耳邊說了些什麼。

這人回答說:“熊說以後不要和那些不能共患難的朋友同行。”

這則故事是說,患難見知己。

患難見真情,日久見人心。能在危急關頭拉你一把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兩個行路人

兩個人一同行路。

其中一個人發現一把斧子,另一個人說道:“我們撿到了一把斧子。”

這時撿到斧子的那個人要另一個人別說“我們撿到了”,而是說“你撿到了”。

過了不久,那些丟了斧子的人追上他們。

那個拿著斧子的人對另一個人說:“我們完了。”

這時另一個人說道:“請你說‘我完了’。要知道,當你撿到斧子時,你並沒有把它當作和我共同所有。”

這則故事是說,有福不與朋友共享,遇難便不會有朋友同當。

見利忘義之人,絕不能成為患難與共的朋友。

赫爾墨斯和雕塑匠

赫爾墨斯想知道自己在人間享受怎樣的崇敬,便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塑匠的作坊。

他看見一尊主神宙斯的雕像,就問道:“這值多少錢?”

雕塑匠回答說:“值一個希臘銀幣。”

赫爾墨斯又笑著問道:“神後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

雕塑匠答道:“還要貴一些。”

赫爾墨斯看見自己的雕像,心想自己是神使,而且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敬重得多。於是,神明又指著赫爾墨斯像問道:“這個值多少錢?”

雕塑匠答道:“要是你買那兩個雕像,我就把它白搭上送給你。”

這則故事適用於那種妄自尊大,與他人相比卻一文不值的人。

自以為是的人活在自己的幻想裏,理智的人總看得清自己的價值和別人的實力。

宙斯、普羅米修斯、雅典娜和摩摩斯

天神宙斯、普羅米修斯和雅典娜給世間造物時,宙斯造了牛,普羅米修斯造了人,雅典娜造了房屋,然後讓喜好挑剔和責難的神摩摩斯評判。

摩摩斯對他們的作品評議說:宙斯造牛有失誤,沒有把牛眼睛安在牛角上,好讓牛看見他撞到什麼地方。普羅米修斯造人也有失誤,因為他沒有把人的心安在體外,好使壞人無法隱藏,每個人心裏在想什麼都能一目了然。至於雅典娜的造物,摩摩斯說,雅典娜應該給房子安上輪子,使得若有人與壞人毗鄰時,可以很容易地遷徙。

宙斯對摩摩斯的指責很氣憤,把摩摩斯趕出了神界奧林波斯。

這則故事是說,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完美得無可挑剔。

其實摩摩斯講的也不無道理,隻不過生活中,喜歡指責和挑剔的人的確十分令人生厭,所以我們還是多看事物美好的一麵吧,畢竟什麼也無法十全十美。

醫生和病人

醫生給病人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