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戰廬江初遇孫策
逞英豪伯符來歸
我急忙對父親道:“孩兒聞知袁術舊歲向從祖父借糧攻打劉備,他老人家的脾氣爹是知道的,肯定不會借。袁術乃小人也,必定記恨在心。孩兒舊歲便擔心他攻打皖城,故及早準備練就精兵準備支援祖父。今果然其要派孫策領兵攻打皖城(此時廬江的郡治是在皖城,原先郡治是在合肥,不過陸康被袁術從合肥打跑,所以到了皖城),從祖父現在非常危險。”父親一聽便慌了,現在陸氏一門中,也隻有陸康一人在朝為官,若是陸康有個什麼三長兩短,對陸氏的勢力是極大的打擊。父親慌道:“那這如何是好?”我笑道:“不忙,孩兒跟隨師傅學藝六年,習得一身好武藝且熟知兵書。現在又有諸位師兄及虎賁雄師相助,待我去為從祖父助戰,必殺得袁術賊兵棄甲遠遁,不敢再正覷皖城!”父親大喜道:“如此甚好,你明日便立即起程,須知救兵如救火。”我點頭應允。當晚,娘親知道我要出征,左一句小心右一句小心地嘮叨個不停,我心中感歎:和我以前的娘一樣啊,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啦!我於是點頭似雞啄米,表示一定小心。
次日,我點起兩千五百虎賁軍和諸位師兄師姐殺奔皖城而去。一路上,我是心花怒放,哈哈,我終於要開始三國第一戰啦。但是對手便是小霸王孫策,心裏真有點打鼓。不過我相信強將手下無弱兵,當年我師傅嚇便把孫策嚇死了,我當徒弟的怎麼也不能丟師傅的臉不是。一切人日夜兼程,趕奔皖城而來。過虎林,渡長江,前後十餘日,便開抵皖城下。每日日行足有一百五十裏以上,要是一般的軍隊早就頂不住了,可是虎賁軍個個若無其事,我滿意地點點頭。
此時我的從祖父陸康正在皖城發愁,聽說前些日因不滿袁術進攻劉備所為,拒絕調拔糧劃於他(此時袁術明義上還是陸康的上司),袁術已經派人來攻了。如何退敵啊!正在思慮間,忽有守城兵丁報:“有一彪軍馬正殺奔皖城而來,離此已不到十裏地。”陸康著慌,急忙上城來看,果然一員小將身披亮銀鎖子甲,手執一柄大戟,下跨一匹彪壯白馬,一馬當先領數千雄壯兵丁殺奔而來,個個是殺氣騰騰,如狼似虎。陸康大驚失色,以為是袁術大軍先鋒,正在著慌時,但見這支兵馬開到城下,領先的小將(便是我啦)上門叫道:“我乃江東陸駿之子陸遜是也,今日聞袁術將要攻我祖父,特引兵前來相助。”陸康一聽,啊!原來是孫兒啊,還以為是袁術呢,把我嚇了一跳。急忙下城,開城迎入。我一見陸康,依稀有些印象,急忙跪倒:“不孝孫兒陸遜拜見爺爺,遜兒來遲,讓爺爺受驚啦!”陸康急忙將我扶起,上下打量一番,吃驚道:“你不過才14歲吧,便如此一表人才!前幾年聽說你詩辭歌賦頗為了得,近兩年常得你父來信,說你正在習武且進展神速,今日一見果然是文武雙全。我陸氏一門後繼有人啦!”我笑道:“多謝祖父誇獎,孩兒聽說袁術可能對祖父不利,便領兵前來相助。祖父勿憂,憑孫兒的本領,再加上麾下虎賁雄師相助,任他袁術派多少人來,也是一個來、一個死。”陸康大喜,將我和眾兵丁迎入城中。
至太守府坐下,我問道:“爺爺,不知道城中有多少兵馬可供調遣!”陸康道:“城中有五千兵馬,其餘幾個縣城中如虎林等亦有五六千人。”我吃驚道:“如今亂世之中,偌大一個郡怎的隻有如此少兵馬。”陸康歎氣道:“一是因為連年戰亂,人口減少許多;二是老夫疼惜民力,不忍加兵,故隻有萬餘人馬。孫兒看以此兵力能否退敵?”我笑道:“爺爺不用擔心,袁術此時正準備全力對付劉備,不會派大兵前來。我估計亦隻不過是一員偏將,萬餘人馬罷了,我軍如此兵力措措有餘。”陸康方鬆了口氣。我又道:“不是孫兒不敬,爺爺是文官,不擅行軍打仗。還請爺爺將兵符交給孫兒,由孫兒統率三軍以禦敵。”陸康治理民政還算是一把好手,打仗可就是一個草包啦!聽我一說,急忙稱是,召集城中眾位主要將官,將兵權盡付於我。城中將官俱是陸康一手提拔,自無不可,隻是很有點瞧不起我這個小孩子,畢竟聽說我隻有十四歲。我暗暗冷笑道:“等著瞧吧,不久,我便會要你們看看我的厲害!”於是我手執兵符一一頒下命令,命令各將做好修葺城池,訓練士卒,屯積糧草,準備擂石、箭矢等準備工作。各將見我舉止有度,命令合理,且帶來的虎賁軍紀律嚴明,彪悍非常,方吃了一驚,對我敬服起來。於是各將紛紛回去,各自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