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地四下裏鑼聲亂鳴,兩員吳軍偏將各引三千銳卒繞至交州軍之後,直入參戰。交州軍正與趙雲、張遼等激戰,被這班生力軍一衝,更見混亂,大驚之下,軍心立散。士燮大叫道:“事急矣!我等當速率本部親兵殺出,遲者皆死於此地!”於是縱馬率親衛兵將,揮軍欲殺出重圍。
士燮舍死忘生剛領殘軍殺出吳軍圍困,忽前麵有一軍攔住去路,卻是諸葛亮和木子領二千剩餘吳軍擋住去路。諸葛亮在馬上輕搖羽扇,笑咪咪地道:“士將軍慢來,此處不通也!你已中我之計,何不速降?”士燮見諸葛亮在此拽文戲弄,心中大怒,罵道:“諸葛亮小兒,竟敢以詭以算我,休走,吃我一斧!”縱馬惡狠狠揮斧來劈孔明,恨不得將孔明一劈兩斷。
木子大笑,縱馬而出,持長槍架住士燮,身後吳軍也紛紛殺出,截殺交州軍逃兵。士燮見大勢不好,虛晃一招,縱馬殺開條血路,逃之夭夭。亂軍之中,木子截住一員小將,戰有十餘合,一槍刺中其大腿,小將坐不住戰馬,跌落於地,眾吳軍闖上,四馬攢蹄般捆了起來。
此時,交州軍已被趙雲、張遼等殺得四散逃竄。戰至近晚,大戰結束。計點戰果時,計殺死交州軍七千餘人,俘虜六千餘人。隻可惜士燮等盡皆逃脫,隻有趙雲在亂軍之中擒得士壹來獻。
當晚安營紮寨,推過俘虜來問。那員小將卻是士燮的次子士徽。士徽被推入帳中,隻是破口大罵,直立不跪。諸兵憤怒,拳打腳踢,欲令其下跪。孔明讚道:“真是好英雄也!”令士兵不得無禮,諸兵乃退。
諸葛亮又令推過士壹問道:“將軍今日被擒,可願降於吳侯?”士壹冷笑道:“若非我中汝奸計,我二人之位當易!今日既然被擒,要殺便殺,何必多說!”諸葛亮笑笑道:“孰話說‘兵不厭詐’,將軍也非一日用兵,為何不知此理。何況今日好像是你等先用詭計算我在先,亮不過將計就計而已!”士壹低頭不語。
諸葛亮何等聰明之人,見士壹有點心活,使個眼色給趙雲。趙雲會意,哈哈大笑,親自過來給士壹、士徽二人鬆綁,笑道:“二位義士,我等安敢得罪?”扶二人到旁邊坐下,二人不知所措,麵麵相覷。諸葛亮又令為二人壓驚,取來酒肉款待,二人雖是驚訝,卻是自取來吃,也不說話。
諸葛亮見氣氛比較沉悶些,在旁咳了咳,笑道:“士威彥鎮守交州十餘年,威名遠播,我等不勝欽佩。隻是今日漢賊曹操把持朝政,時欲篡逆,我主吳侯為保漢室,起兵聚義。交州乃我荊揚兩州之背,所以我軍勢在必得。今日我等奉命率軍來取交州,實屬無奈。公等請想,交州之地北有我吳侯,西有劉璋,豈能長久平安。不若共輔我主,我主英明,必不會薄待諸位。諸位將軍以為如何?”士壹道:“承蒙軍師厚愛,隻是未得兄長將令,不敢貿然應諾。”
諸葛亮點頭:“義彥說得是,大家相識不易,今晚便請諸位且盡一醉,明日我親自送諸位回營。”吩咐把盞。士壹叔侄二人便也不客氣,賓主相敬,盡夜方散。
天明時分,太陽剛剛露出一抹魚腹白時,諸葛亮便吩咐取出士壹、士徽二人戰馬、鎧甲、兵器及私有之物,一起送出營門之外。諸葛亮一臉真誠地對士壹二人道:“我等心意,望告知令兄,亮在此翹首以待。若是無意,則戰前一決生死,亮等亦無怨恨。”二人感激涕淋,再三拜謝而去。
回到帳中,趙雲等人若有所悟,問道:“軍師莫非愛他等忠義,所以放回?”諸葛亮搖了搖羽扇,笑道:“此其一也。士燮在交州十餘年年,結好各方,恩施百姓,惠及蠻人,民望甚高。今我等率軍深入其境,若單靠武力,雖得其地,難保安穩。此地若不安穩,日後豈不又要耗費錢糧軍馬再來征剿。故亮決計以心服之,永保交州一地平安!”趙雲、張遼點了點頭,恭敬地道:“軍師所言甚是,我等不及!”
次日,諸葛亮又吩咐將前二次交戰生擒交州軍一萬六千餘人,願留者編於軍中,其餘盡皆發給口糧釋放,任其回鄉歸隊,有傷者並給醫治。諸葛亮曰(攻心之戰):“你等父母妻兒在家日夜盼望你等歸家,若聞知你等兵敗,必然日夜號哭,雙眼滴血。亮體諒我主吳侯好生之德,放你等回去。望你等好自為之!”眾交州俘兵感激涕零,痛哭而去。
忘記了一句話:看書要投票!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