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節 平叛亂陸伯言稱王
回程的大軍剛過函穀關,尚在黃河下遊一線與周瑜指揮的吳軍激戰不已的袁軍便得到了消息。從五月份到現在,已經有半年時間過去了,依靠黃河天險以及江南水軍的幫助,周瑜將數十萬袁軍牢牢地擋在黃河以北,使其不得寸進一步!袁紹等人使盡謀略、用盡手段,皆被周瑜一一破去,無可奈何之下,又見我援兵將至,隻得乖乖地退回鄴城,再待時機!周瑜見袁兵已退,便留呂蒙鎮守兗州,滿寵鎮官渡,自率各路大軍回師許都休整!
西涼到許都迢迢三四千裏路,我率著回程的大軍整整走了一個多月方才返回了許都城,這時已經是一月中旬了。在公元206年的第一場冬雪中,荀彧、周瑜、張遼等留守許都的官員組織了滿城的文武百官前來城門處迎接歸來的大軍。當然獻帝是不管樂不樂意他都必須要來的,畢竟他還是名正言順的當之天子,樣子還是要做做的!
天空中漫天飄浮著晶瑩的雪花、落在人的臉上頗有些刺骨的寒意。呼呼的北風也不時的在空中打著卷兒,卷起地上枯橫的草葉在空中漫天的飛舞著。馬匹也“噅噅”的打著響鼻,噴出一股接一股的熱氣。
漸漸地,許都的城門已經一眼在望了,遠遠地便看見了大隊的人群擁擠在城下。其中有幾頂繡著金黃飛龍的黃頂傘蓋格外的顯眼,那是獻帝的鑾駕!我嘴角微微一揚,對周瑜、張遼等人的辦事方式暗暗滿意:別看你獻帝是大漢天子,但從今個起這天下得由我陸伯言說了算!心中不禁一陣湧起一陣成就感與滿足感,隻覺得渾身上下的所有毛孔都忽地全都透著仙氣一般的舒服!
眾吳軍將士們也一陣歡欣鼓舞,急忙加快了腳步,向著城門下奔來。眾迎接官員此時也早等待得不耐煩了,那些養尊處優的朝庭大員們如何吃過這等苦?!在這冰天雪地裏都早已經凍得有手腳冰涼,直恨不得縮進皮毛大裘裏做個縮頭烏龜或是立馬轉身就走。但望了望周瑜、張遼等人全身甲胄、一臉威嚴的模樣,退縮的念頭便隻敢在肚子裏轉了兩圈便無疾而終了!
終於,站在前列的張遼揚著劍眉、在遠方飄飛的雪花中一眼便看見了歸程軍伍的大旗!張遼麵色一喜,大手一揮,喝道:“吳國公回來了,得勝鼓樂侍侯!”一眾在寒風裏正自瑟瑟發抖的樂手們聞令急忙打起了精神,奏起了喜慶吉祥的得勝樂!
喜慶的樂符霎那間飄動在許都的上空,歡快地跳著舞蹈。眾吳軍將士們疲憊的臉上也不禁展露出一股滿足的笑意。周瑜、張遼等率先下拜:“恭迎吳國公凱旋歸來!”數百文武大員一起出聲慶喝,倒也頗有些氣勢,隻不過聲音有高有低、有尖有粗,有先有後,顯得頗不齊整,顯然是凍得很了。獻帝也披著狐皮大氅,下了鑾駕,在道旁迎侯!
離眾臣大約五六十步的距離,我下了戰馬。身後眾文武見狀,也一起下馬,步行前往城門口。至獻帝身前,我作勢欲拜:“臣參見陛下!”獻帝如何敢受,急忙滿臉堆笑,相扶道:“吳國公免禮!卿平定鐵槍盟叛逆,勞苦功高,朕特賜吳國公佩劍上朝、遇朕不拜之恩遇!”我目中精光一閃,心中暗樂:“不錯,看來這獻帝傀儡當久了,也知道如何做人!”當下便一副感恩的模樣,稱謝道:“臣謝陛下隆恩!”
獻帝此時也凍得有些吃不消了,麵色微微發白,嘴唇也有些青紫,急強笑道:“城外天寒,不宜久敘!宮中早備下慶捷酒宴,卿便率軍入城如何?”我看著獻帝,目光中頗有些憐意:其實獻帝此人並不笨,頭腦十分聰明,隻是才脫狼吻又落虎口,性子又偏軟,所以才一直被他人玩弄於鼓掌之間。要是在清平時代,以獻帝的才能做一個清明的守成之君他應該能夠做得不錯的。有句話說得好:獻帝非亡國之人,卻是亡國之君!可憐了!
我見迎侯的文武百官都已經凍得受不了了,譜也擺夠了,當下便笑笑道:“陛下所言甚是,城外天寒,不宜久留。三軍入城,慶祝大捷!”吳軍們一聲歡呼,跟隨我與眾文武大員們一同進了許都城!
是夜,許都城燈火輝煌,經夜不熄,炮竹之聲不絕於耳!
次日,表奏獻帝嘉獎拒袁平韓有功將領,俱有升賞。追封徐盛為征南將軍,琅琊侯,由其幼子徐成襲職。由於徐成年幼,不過三歲,我便認為義子,收養於府中,和陸衝一起生活、視若已出!
……
慶祝三日後,我在相府新築軒轅台上設宴款待心腹文武大臣,商議軍國要事。
下午,眾文武依次來到軒轅台上,不禁齊聲讚歎:但見軒轅台高約十丈,上麵千門萬戶,金碧交輝,實是弘麗非常!是時,我頭戴嵌寶紫金冠,身穿蜀錦白玉袍,腰係褚黃碧玉帶,腳穿入雲金絲履,憑高而坐,眾文武則在台下各依職銜依次而坐。
我笑對眾人道:“如今鐵槍盟新定,天下隻剩袁紹一賊,四海靖平指日可待,此皆是諸公之功也!”眾文武聞言連忙起身道:“不敢,此是主公之功,我等何功之有?!”我撫掌大笑道:“諸公何必過謙!今日遜召諸公來,一是在此新祝之台設宴款待諸公,慶祝平羌大捷,以娛一樂;二則商議一些軍國要事,以期早定天下。不過為免敗興,當先盡情一樂,再談國事!”眾人稱善!
我想了想道:“武將以騎射為樂,今日當比箭助興。遜有一寶,乃是舊日曹公之倚天寶劍,此劍削鐵如泥,為世之奇珍,便做為今日比射之彩頭如何?”說罷,身旁侍者便取倚天劍上前,我從托盤上將劍取起示與眾人。劍鞘非常古樸,顯是名貴皮革所做;劍把上嵌金鑲玉、名貴非常,光從外形上看此劍就非凡品!“錚”的一聲,我將倚天劍輕輕抽出,霎那間,在陽光的照耀下劍身陡地發出一陣七彩的霞光,顯得劍影光寒,殺氣騰騰!眾文武無不大讚一聲:“好劍!”尤其是一眾武將們眼睛一盯上這把劍就挪不開了,有道是‘寶劍贈英雄’,如此征戰沙場之利器,可遇而不可得,眾武將如何能不心動!
我看眾武將們個個一副心馳神往的模樣,便笑著道:“如何,這個彩頭不錯吧。最後究竟何人得之,還須看諸公射術高明與否了!”霎那間,眾武將們一片吵嚷之聲,個個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我即便令在軒轅台下設一箭靶,此靶離台在一百五十步開外,以做比試之用。眾武將們按捺不住,紛紛急步下台,各帶雕弓長箭,跨鞍勒馬、聽侯指揮!我見眾人準備妥當,大笑道:“諸將既已準備妥當,誰可先射!”
話音剛落,即有一將躍馬而出:“未將先來!”眾人視之,乃是小將淩統是也,是時年方十七歲!我聞言大笑道:“早聞公績驍勇,孤正想見識真假。若公績能夠藝壓群雄,孤便以倚天劍相賜,若射不中,當罰酒三杯!諸公也是同例!”淩統聞言喜道:“主公放心,看某射來!”
當下淩統縱馬急奔,至箭靶百步外,急張弓搭箭,“呼”的一聲箭矢破空而出,不偏不倚地正中百步之外箭靶紅心。眾文臣大聲喝彩,連稱好箭。淩統也是得意洋洋,不可一世。但一眾武將卻是咧了咧嘴,不置可否!
忽地又有一將奔出,大叫道:“淩公績休要得意,看我射來!”眾人一看,乃是‘神箭將軍’太史慈也!眾人早知太史慈善射,今日有幸一見,便急睜大了眼睛,要看個精彩。
且看太史慈飛馬往來,奔馳三次,忽地在箭靶百步外,突地掉頭翻身背射一箭。箭如流星,同樣不偏不倚,“奪”的一聲正中紅心。太史慈背射難度顯然又要勝過淩統快馬急射了,眾人看得精彩,不由得大聲喝彩!
正當太史慈一臉興奮,以為寶劍到手時,忽地武將陣中又有一將縱馬而出,大叫道:“子義背射何足為急,看我射來!”眾人一看,卻是馬超馬孟起。
馬超騎著‘追風白龍駒’躍馬向射線飛奔,看看將至射線,馬超忽地猛一探身,便藏身於馬腹之下。雙腿緊夾馬腹處,馬超急引弓急射,“奪”的一聲箭矢從‘追風白龍駒’前蹄聲飛出,一箭正中靶心。此箭當是神來之筆也!眾文武一時俱各喝彩,紛紛大叫道:“好箭,好箭!”馬超也得意洋洋地大笑道:“諸公還有誰可勝得我,若不能勝,倚天劍便歸我所有了!”
眾武將尋思了半天,實是沒有把握勝過馬超這招‘馬腹藏身急射’,一時不由得氣為之奪,大多放棄了爭奪。忽地有一將大叫道:“孟起休要驕狂,看我趙雲來射!”
果然隊伍中衝出一將正是‘白馬銀槍將’趙雲趙子龍,但見趙雲飛馬直奔射線,看看將近處。趙雲忽地翻身於戰馬右側,用左臂勾住馬鞍,雙腳撐住弓背、右手搭箭張弦、奮力急射,“奪”的一聲,箭矢同樣正中紅心。
如此急射,實是匪夷所思,我與眾文武頓時驚得是目瞪口呆,啞口無言。好半天,眾人方才回過神來,驚天價地大喝道:“好箭,子龍將軍好箭法!”這招馬側‘手腳並用、張弓急射’的難度又比馬超適才所用箭法高明一些了。眾人從未看過如此射法,一時怎能不為之驚駭。就連馬超看了,也是一時心服口服!
趙雲回馬大笑道:“趙雲不才,適才獻醜了。還有哪位願意一試,若無人相試,就恕趙雲無禮了!”趙雲話音剛落,就聽一將大吼道:“趙雲小兒,汝之箭法何為為奇,看我射來!”眾人一看,武將群中奔出一員老將。此老將雖然白發蒼蒼、胡須花白,卻是麵色紅潤、精神異常。尤其身披精甲之下顯得是威風凜凜,雖老猶壯。不錯,非是他人,正是老將黃忠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