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刺史府出來,荀冉便一個縱身跳上了馬車。少年心煩意亂,剛想吩咐車夫回府,便聽得一個熟悉的聲音在耳畔響起。
“徐之兄,等等,徐之兄!”
荀冉掀開布簾抬頭向外望去,隻見王維正氣喘籲籲的朝自己跑來。
“摩詰兄?”荀冉有些詫異,自從上次與王維在芸渡酒樓一別後,二人就再也沒見過,沒曾想如今會在這刺史府再次碰到。
“徐之兄,我在這刺史府外等了你好久,可總算等到你了。”
“哦?不知摩詰兄找我有何要事相商?”
“這裏人多閑雜,不如徐之兄與我去客棧一起喝杯茶?”
“但憑摩詰兄做主。”
......
......
王維居住的客棧位於城西,名字叫福來。荀冉細細打量了一番,看的出來這客棧不是給一般販夫走卒住的,裝潢上雖然稱不上奢華倒也十分精致。
王維住的是人字號包房,在眾多房間中屬於中等,齊奉就住在他的斜對麵。不過他此刻正外出買酒,並不在房中。
王維將荀冉延請進屋,點了點胡凳笑道:“這屋裏簡陋,不比徐之兄府中,徐之兄可不要見笑啊。”
“我倒覺得這麼裝潢有幾分書卷氣。”荀冉坐定後有些好奇的問道:“摩詰兄怎麼知道我在刺史府中?”
“上次徐之兄在酒樓裏不是說在衙門裏做事嗎?你是孝廉郎自然不會在縣衙,那可不就是在州衙嗎。”
荀冉點了點頭:“倒也是,不知摩詰兄找我來有何事相商?”
王維為荀冉衝了一壺清茶,淡淡道:“我與齊兄本打算這月離開崖州,但適逢本地詩會,便想等詩會結束再啟程,不知徐之兄是否有興趣參加?”
本朝興詩,像王維這樣的才子作詩更是信手拈來。他們遊學本就是為了增長見識,碰到這類詩會自然不會錯過。隻是他這消息也太靈通了吧。
“實不相瞞,荀某確是有意參加這詩會,若是能和摩詰兄一道吟詩那是再好不過了。”
老實講荀冉並不想參加什麼詩會,不過如今裴淵和王維都在延請,自己若是不去倒是顯得矯情了。
“太好了!”王維一拍大腿,眼中閃過一抹精光:“到時是本州刺史裴大人做評審官,徐之兄大才,想必定能作出絕世佳作!”
稍頓了頓,王維湊至荀冉耳邊輕語道:“告訴徐之兄一個秘密,朝廷有意詔我入東宮做伴讀。恩,我聽聞,徐之兄似乎也被朝廷選中!”
問得此言,荀冉直是驚得目瞪口呆。
......
......
詩會這種事情對於才子當然是展示才華的好機會,不僅能博得一個好名聲,興許還會被官員看重,給予一份推薦。
但對於荀冉來說,這可就是一個令人頭疼的事情了。
詩會的舉辦地是城西的醉月樓,這月十五荀冉早早來到酒樓,將名刺交給了酒樓的小二。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他還是下定決心,準備應詔前往長安擔任東宮伴讀。促成這一切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在於王維。雖然這個時代與曆史上的大唐有很大出入,但對於王維的才學荀冉還是十分肯定的。有這麼一個人在自己身邊指點,想必他也不會犯什麼大錯。奉召入京最早也得是入秋,還有足夠的時間留給自己安排學習。更何況越凶險的地方便越安全,人有時不能太固步自封。
今日整個酒樓都被官府包了下來,凡是進入酒樓的不是官府中人就是有名刺的才子。才子的身份和地位不盡相同,繡寫名刺所用絲線的顏色當然也有所不同。紅色絲線繡寫名刺的才子地位最高,藍色次之,黑色則最低。荀冉、王維和齊奉都是紅色絲線繡寫的名刺,在這幫才子中便顯得高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