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貞怎麼也不會想到,一夜之間包括禦史中丞在內的十名禦史台官員皆被謀殺。這對禦史台是件大事,對他李貞更是一件大事。他前日方派蕭文靜敲打禦史台,讓其放手皇莊一事,緊接著便發生這一連串的謀殺,明擺著是有人謀劃,要將髒水潑向自己。
這些人好大的膽子!
對李貞來說,眼下最重要的便是查出此案幕後的主使之人,隻有這樣才能堵住滿朝文武之口。不過,這個人選著實有些難選。若是讓京兆府的人出麵,會顯得對案情不太重視。若是選派大理寺的官員,倒是合情合理,但大理寺又十分敏感,將此案交給它難免引人猜疑。大唐皇帝秋狩在外不過數日,便發生這許多事情,便是最後不了了之,也一定會有人非議。
正自愁苦間,內侍張芳來報,太子太傅蕭綱求見。李貞正發愁沒人商量,忙叫張芳把蕭綱宣了進來。
蕭綱也已經聽說禦史台慘案,長歎一聲:“殿下,這件案子實在有些離奇。若說大唐敢殿下作對之人,怕隻有晉王了。可這次慘死的禦史台官員,偏偏都是晉王的嫡係。如若是晉王所為,他自斷臂膀,這說不通。看來竟是有旁人從中作梗了。”
李貞點了點頭。若隻是一名禦史慘死,倒可以歸為仇殺,但一連十人慘死,若說沒人謀劃,便是總角孩提都不會信。禦史台的官員地位都不低,府中自然少不了護衛,能夠一連殺死十名禦史又安然抽身,這人武藝一定十分高強。能夠調動如此高人賣命,背後之人實力一定非同一般。
“先生認為,孤該派何人追查此案呢?”
蕭綱沉思了片刻,衝李貞拱了拱手:“殿下,依老臣拙見,此人不宜身居高位,最好是個剛入仕途的後生。如此,方能顯示殿下對此案沒有私心。”
“先生可否已有人選?”
蕭綱輕捋胡須,笑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李貞眼神一亮,喜道:“先生是說荀冉?”
“善!殿下英明神武,若是派荀冉追查此案,不論結果如何,定可堵住滿朝文武悠悠之口。”
......
......
荀冉對查案這種事情實在是提不起興趣。但人活在這個世上,不是什麼事情都能按照興趣來。活了兩世,若是價碼給夠,妥協這種事情他還是會做的。
送走了來傳太子諭的小太監,荀冉長舒了一口氣。他後世也偶爾看一些偵探小說,但那畢竟是小說,真要把那些推演理論用到查案上,並不一定會奏效。眼下最重要的便是找到一個合適的查案小組。這個小組的人員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最好都是各領域的拔尖人才。恩,仵作肯定要有,衙役也不能缺,世道這麼亂,當然不能忘記帶上護衛......
太子口諭,大理寺、京兆府的人盡管自己挑,這麼說來這個案子倒也不是不能查。
“勇封,喚人準備馬車,我要去一趟京兆府!”
......
......
京兆府,荀冉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