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推薦一本書,輔國權臣,有武俠味道的曆史小說,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另外求下收藏,推薦票哈。)
“額,那不過是下官睡夢中,一仙人托夢告知的,並不能算下官所作。”
秦廷玉卻是擺了擺手:“荀郎君過謙了,我大唐近來屢出少年英才,先是王小郎君,後是荀郎君,實是幸事。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不知荀郎君可有意願,以胸中才華報陛下知遇之恩呢?”
荀冉神色一凝。
秦廷玉此言無疑是想拉攏他,在少年看來,太常寺倒是挺適合的,但確實清閑了一些啊。
荀冉衝秦廷玉拱了拱手道:“下官奉陛下之命輔佐太子殿下,恐怕一時脫不開身啊。”
秦廷玉嘴角微微抽搐,長歎一聲:“罷了,像荀郎君這樣的人才在哪裏都能給陛下分憂的。”
說罷秦廷玉便起身離開了荀府。
荀冉看的出來秦廷玉十分失望,但有些事情就是這樣,答應了最後的結果往往會更糟糕。
送走了秦廷玉,荀冉便去找王維商議編排歌舞之事。
大唐的宮廷歌舞有許多規矩和禮製,荀冉能創新的隻有加入一些新的元素,諸如樂器,舞蹈的種類。
王維提出了一個很有建設性的意見,恩,便是去平康裏采風。
采風這個詞用的好,藝術也是源於生活的嘛,身為風流俊俏的公子哥,怎麼能沒去過平康坊呢。
荀冉不停告訴自己,他這是為了工作,恩,工作。
......
......
大明宮,紫辰殿。
大唐天子李顯端坐大殿正中,入神的看著奏折。
自打從終南山狩獵回來後,皇帝便搬進了龍首原上新建的大明宮。雖然大明宮剛剛興建不久,許多殿宇還在做著最後的粉刷工作,但李顯卻等不及了。
太極宮實在太老舊了,由於地處窪地,一到夏天整個太極宮便似個碩大的蒸籠一般,讓人燥熱不安。到了冬天,太極宮又會變得十分濕冷,雄闊的甘露殿擺滿了火盆李顯仍會覺得一股陰風在背後吹過。或許是因為這裏死過太多人,流過太多血,冤魂太多罷。李顯不想回想那些痛苦的片段,所以他要修建一座嶄新的皇宮,這便有了大明宮。
“陛下,齊國公求見。”
宦官的稟報打斷了皇帝的思緒,李顯揉了揉額角,不著一絲感情的說道:“宣。”
他有時會覺得很累,累到不想思考任何政務,累到想獨自一人騎馬奔向鍾南山的密林。但作為天子,他不能在臣子麵前表現出一絲疲憊。
天子的威嚴比任何東西都重要。
齊國公常榅受宣上殿,他年歲與皇帝相仿,隻是身發福的很厲害,走起路來搖搖晃晃仿佛風燭殘年的老者一般。
李顯吩咐道:“給齊國公賜座。”
“謝陛下恩典。”
常榅衝李顯行了君臣之禮,拘謹的坐在了宦官擺放好的胡凳上。
“陛下,臣那不爭氣的兒子最近在西市開了一家泡饃館,臣原本以為他又在瞎鬧,不曾想一試之下,這泡饃口味確實鮮美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