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條毒計(1 / 2)

東宮,崇文館。

太子李貞正在讀書。為他講學的是太子太傅蕭綱。

蕭綱今日講的是《淮南子》主術訓篇,事涉為君之道,李貞自然聽得十分認真。

“人主之術,處無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清靜而不動,一度而不搖,因循而任下,責成而不勞。是故心知規而師傅諭導,口能言而行人稱辭,足能行而相者先導,耳能聽而執正進諫。是故慮無失策,謀無過事,言為文章,行為儀表於天下。進退應時,動靜循理,不為醜美好憎,不為賞罰喜怒,名各自名,類各自類,事猶自然,莫出於己。”

蕭綱念完了一段,衝李貞點了點頭:“太子殿下,這一段說的是什麼意思?”

李貞衝蕭綱一禮道:“這是說君主應該無為而治,君主自身要戒驕戒躁,充分發揮百官的長處。”

蕭綱滿意的點了點頭:“殿下明白就好。”

李貞卻道:“可是聖明的君主要駕馭臣子,手中便不能沒有鞭子。若是失去了權利,一味的放任百官,不是對天下子民不負責任嗎?”

蕭綱輕咳一聲道:“殿下說的不錯,這馭臣之術確實不那麼簡單,對待百官自然不能一味放任。”

他瞥了一眼荀冉:“聽說荀小郎君昨日參加了臨淄郡王舉辦的詩會,還吟出了三首絕世好詩?”

在下首伴讀的荀冉心中苦笑,心道這老頭消息倒真是靈通。

“回稟太傅,學生確實參加了曲江池的詩會,至於所謂絕世好詩,不過是士子們謬讚了。”

蕭綱點了點頭:“年輕人要懂得藏拙,鋒芒太露不是什麼好事。你有詩才自然是好事,但你要記得你同時也是東宮的臣子,一言一行都代表著東宮。或許你自己不在乎,但這朝堂上下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都在盯著你。臨淄郡王倒也沒做過什麼出格的事情,但並不代表他養的那幫清客沒有壞心思。人心可畏,人言更是可畏啊。”

荀冉拱了拱手:“師父教訓的是。”

蕭綱又衝李貞道:“殿下,像荀郎君這種事情,您隻需稍加點撥,並不必事必躬親。”

“孤受教了。”

蕭綱又念道:“君人之道,處靜以修身,儉約以率下。靜則下不擾矣,儉****不怨矣;下擾則政亂,民怨則德薄;政亂則賢者不為謀,德薄則勇者不為死。是故人主好鷙鳥猛獸,珍怪奇物,狡躁康荒,不愛民力,馳騁田獵,出入不時,如此,則百官務亂,事勤財匱,萬民悉苦,生業不修矣。”

這次太子李貞不待蕭綱發問便道:“這說的是君主統馭百姓,要做到修身養性,勤儉節約。君主修德行,群臣效死命。”

蕭綱十分滿意:“殿下這學問又是精進了不少。”

“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延頸舉踵而望也。是故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製斷。”蕭綱沉聲道:“百姓仰望君主就像仰望日月一般,君主的德行關乎到社稷的安危。若是君主都能修身養性,天下將永遠是太平盛世。”

便在這時,李貞的貼身內侍張芳快步進入崇文館,衝李貞和蕭綱分別行了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