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國宴(上)(1 / 2)

天色漸暮,伴著沉鬱頓挫的街鼓聲,長安城各街道上行走的百姓紛紛加快了自己的腳步。八百下街鼓聲響畢,長安一百零八坊的坊門也應聲關合。

對於長安城的百姓,夜晚是寧靜的。但此時的大明宮,卻是一片鶯歌燕舞,繁華錦盛。

大明宮太液池旁的蓬萊殿,大唐皇帝李顯在此舉辦國宴,招待各國使臣。

李顯今天頭戴通天冠,身著赤黃色袞龍冕服,上玄下朱,其上繪有蟠龍、彩雲,確是帝王氣度。

他掃視了一眼下首的使臣,沉聲道:“諸位來使入長安進獻珍寶,朕心甚慰。今日朕在大明宮舉辦國宴,以饗諸卿。”

眾使臣紛紛叩首,三呼萬歲。

“天可汗陛下,臣代表鐵勒九部祝願陛下福壽永昌,國祚綿延。”

率先發聲的是鐵勒來使契苾拙,鐵勒是突厥別部,突厥滅亡後一直統治著漠北。大唐對於鐵勒的態度一直是懷柔拉攏,不但授予鐵勒九部首領都督稱號,還封他們爵位,每年賞賜金銀絲帛。

李顯龍顏大悅,輕捋龍須道:“賜鐵勒黃金千斤,帛萬匹。”

“大唐皇帝陛下,您的臣子從吐穀渾給您帶來了一千頭牛,兩千頭羊,還望大唐與吐穀渾的友誼長存。”

“皇帝陛下,火尋國永遠是您最忠誠的仆人,您的命令便是火尋國前進的方向。”

“......”

諸國使者紛紛向皇帝祝賀獻禮,李顯不失威嚴的微微點頭,麵頰帶笑。唐代冠冕無旒,故而他能清晰的看到諸國使臣的表情。貪婪,恐懼,期盼,猶豫,不一而足。這種洞悉天下人情感的感覺很奇妙,李顯沉浸在其中。

在他下首左側第一處案幾跪坐著的是太子李貞,他今日峨冠博帶,華服加身,腰間又束著一麵玉帶,更襯顯的威嚴尊貴。他瞥了一眼對麵的晉王,衝身旁侍候的荀冉淡淡道:“荀郎君,你晌午後帶來見孤的那個寧遠國使臣,準備的禮物真的能讓父皇滿意?”

荀冉為李貞倒滿一杯高昌葡萄酒,滿是自信的答道:“這件事殿下盡管放心,那遏波之既然誇下海口,便不會食言。畢竟,他還要仰仗殿下在陛下麵前替他美言,請求大唐賜婚,將公主嫁到寧遠國去呐。”

李貞冷哼了一聲,眉頭微皺:“說來這寧遠國主胃口倒真大,不過是一彈丸小國,竟然上表求親。也罷,要是他這能讓父皇大悅,孤便幫他這個忙。”

“殿下英明。”荀冉淡淡回了一句,對於李貞的態度,他基本已經篤定,隻要能夠讓皇帝滿意,太子就會去做。這也是他幫遏波之的原因。

便在這時,大殿之上靠末尾的位置,站起一使臣,他出列衝李顯一禮:“大唐皇帝陛下,我寧遠國敬獻的禮物陛下在這大殿之中看不到,還請陛下移駕太液池。”

“哦?”李顯有些好奇的看著寧遠使臣,撚了撚龍須,輕咳一聲:“如此,朕便移駕太液池。”

......

......

太液池旁的圍欄裏,十匹汗血寶馬在宮廷侍衛的牽引下,焦躁不安的踢打著泥土。大唐皇帝李顯背負雙手一圈圈的繞過圍欄,心情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