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太樂署的春天(1 / 2)

(ps:推薦一下輕語江湖的大作《輔國權臣》,武俠曆史佳作,大家可以收藏看看。另外繼續給自己求收藏,推薦票,含淚遁走碼字。)

這下嶽禪更是一頭霧水了。都說這個新任的署令大人才華橫溢,給皇帝陛下出過無數新奇點子。難不成這次他又想出了什麼驚人的主意?

荀冉淡淡道:“既然朝廷不禁止我們在民間表演,那可每十日抽出兩日,專門預約平康坊的青樓,派出吏員表演。”平康坊中的紅阿姑個個精通琴棋書畫,比之宮廷樂人絲毫不差。但人心是個很奇怪的東西,凡是和宮廷扯上關係的,似乎總要高貴一些。若是說出去,皇帝老子的樂人為其彈琴鼓笙,怎麼都是一件有麵子的事情。

荀冉便是抓住了長安權貴公子的這一心理,拋出了這麼一個法子。

但是僅僅依靠表演還不足以打開市場,荀冉需要一個王牌,一個讓青樓老鴇們爭相搶著與太樂署合作的王牌。

唐朝詩歌盛行,青樓歌女們傳唱的也多是詩歌。但詩歌韻律固定,又十分齊整很難即興發揮。若是能夠將宋朝流行的曲子詞引入,絕對是個劃時代的事情。

想及此,荀冉閉上雙眼吟誦道: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署丞嶽禪早就聽說荀冉極有才華,卻不曾想他已經到了出口成章的地步,直是驚訝不已。

“署令大人真是好文采,隻是下官愚鈍卻不知這是詩,還是駢文?”

這似詩似文,卻又無法歸類到任何一種,倒真是奇了。

荀冉搖了搖頭:“這既不是詩,也不是駢文,我管它叫曲子詞,也叫長短句。”稍頓了頓,荀冉感慨道:“詩歌雖然壯美,駢文雖然華麗,但都不太適合青樓酒肆傳唱。這種曲子詞則不然,它亦長亦短,十分適合譜曲傳唱。隻有通過青樓傳唱,詞曲才能最大限度的為百姓知曉。”

荀冉開始給太樂署眾多官吏做起科普,相較於詩他本人其實也是更喜歡詞的。但在唐朝,詞還是難上大雅之堂的,故而荀冉隻打算將它賣到青樓。至於他腦中的一眾好詩,自然要留到關鍵時刻才能吟誦出。

“把這個詞賣給青樓,你認為能賣多少一首?”

“賣?”嶽禪瞪著一雙牛眼,不可思議的呆立在當場。嶽禪好歹也是個讀書人,在他看來不論是詩歌還是駢文都極為儒雅,自然是不能跟金錢這種銅臭的東西扯上關係。聖人教化,讀書人要胸懷天下蒼生。即便真正做到這的人沒有幾個,大家夥都在為各自利益奔走,但也沒有誰敢把老祖宗奉為至聖的學問明碼標價,拿出去賣啊。至於署令大人新創造的這種叫曲子詞的東西,要跟青樓合作倒也不是不行,但要是扯上錢意義便又不一樣了。

“當然要賣!”荀冉白了他一眼:“像這樣豪邁壯闊的詞,我估摸著怎麼也得一百貫一首。質量稍差的可以賣八十貫,最低也不能低於五十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