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永遠不存在秘密。
大唐天子李顯很快便得知荀冉命人製造沙盤的事情。
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一向對軍事很重視,對於這樣一個新生的事物自然很是好奇,當即便宣荀冉進宮麵聖。
少年既然決定製作沙盤,自然要將其應用在大唐軍隊中。隻是眼下沙盤隻做到了基本的形製,距離實用還有很大的距離。
不過聖意難違,既然皇帝陛下宣召,他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不過把這麼大的沙盤運送到大明宮可是一個極為困難的事情,最後還是齊國公派出一輛板車,將沙盤牢牢實實綁在上麵運送往宮禁。
荀冉單獨乘坐馬車來到丹鳳門,經過禁軍搜檢,進入了大明宮。
在內侍的引領下,荀冉沿著宮牆快步前行,不多時的工夫便來到了紫宸殿。此時碩大的沙盤已經被羽林衛士抬入了殿內,荀冉衝引領他入宮的小黃門拱了拱手,問道:“陛下今日可有什麼旁的吩咐?”
那小黃門擺了擺手:“荀大人莫要多問了,這些事情奴子怎麼知道呐。”
荀冉自討沒趣,也不再問,雙手束立靜靜等候宣召。
沒過多久,內侍尖聲的唱誦從大殿內傳出,荀冉神色一振,邁步進入殿內。
大殿正中擺放著長安城的微縮沙盤,大唐天子李顯正在沙盤旁來回踱步,見荀冉進殿便和聲道:“荀卿,此物可是你想出的?”
荀冉連忙拱手行禮:“回稟陛下,此物確是微臣想出。微臣為此物取名為沙盤,陛下且看這裏。”
少年走至沙盤近前,點了點右下角的黑色線條。
“這是比例尺,代表的是長安城與此物的比例。”
荀冉侃侃而談,從比例尺講到了經緯度,直是把皇帝搞得一頭霧水。
李顯眉頭緊皺,擺了擺手:“荀卿,朕不管那麼多,朕隻問你,這個,這個‘沙盤’要多久才能縮減至三尺長寬?”
皇帝的問題很直接,這可讓荀冉犯了難。要知道以唐朝的度量衡計算,三尺長寬的沙盤是一平米多的麵積,若是改為小尺,則要求的麵積更小。
三尺長寬,這個規模是行軍打仗能夠接受的極限,但以唐朝工匠現有的技術,實在是難以做到。
荀冉可不敢隱瞞,如實說道:“回稟陛下,恐怕暫時將作監無法做到那麼小的尺寸。不過臣會命匠人加緊縮減。”
李顯的眸子裏閃過一絲失望。
“如此,倒是可惜了。荀卿有什麼需求可盡管跟將作監提,朕一概允準。”
稍頓了頓,李顯接著說道:“朕看這沙盤將長安城縮造的一模一樣,若是給各鎮節度使派去一個匠人,製出各軍事要地的沙盤,那我大唐邊軍再與胡兒交戰便可減少許多損失。”
大唐雖然幅員遼闊,但自隋末戰亂以來,近百年的休養生息,輕役賦稅,使得人口急速增長,近乎已經達到前隋的規模。若僅僅如此倒也罷了,可每逢災年地主豪紳趁機大量購買農戶的土地,土地兼並愈演愈烈。
至李顯這一朝,天下土地十有其九都掌控到了大地主、大貴族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