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國子監例試(1 / 2)

(求訂閱,求訂閱。)

國子監的例考相較於春闈更側重於對監生基礎的考察,故而與春闈題目在內容上也會有所出入。

但因為同樣是孔祭酒出題,國子監的監生們對例考都很重視,希望可以從這次考試中摸索出一些孔祭酒出題的喜好,在春闈開考前先行一步。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讀書人最大的夢想當然就是拜相封侯,這些國子監的監生都是地位非凡的世家子弟,要想達到這個目標自然比寒門子弟容易不少,但這並不是說他們便無需努力。畢竟長安城中的權貴多如牛毛,世家子弟也得按照家族權勢的大小排個序。如果能夠在才學上高人一等,多少可以彌補家族實力上的差距。

故而這國子監結業前的最後一次大的例考沒有人缺席。

一百三十七人悉數到齊,恭迎祭酒孔方的到來。

這位自稱孔聖人後人的祭酒今日穿了一件淡紅色圓領便袍,施施然朝考試的大廳走來。

眾監生齊向孔方行禮,祭酒滿意的頜首,算作向眾人回禮。

“都進廳準備考試吧。”

得了祭酒吩咐,這些監生紛紛邁著方步進了大廳。

他們各自找到貼有自己名字的書案,一一入座。

隋唐時的科舉因為是起步階段不像明清時期嚴格,考生考試時不需被隔開到單獨的隔間答題,而是統一坐在大廳內提筆作答。

這樣做當然體現了唐人的非凡氣度,不過也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舞弊的風氣。

今天獨孤介與獨孤孺,獨孤磑三兄弟一起步入大廳。他們的座位離得並不算遠。麵對春闈前最後一次大考,他們都想考出一個好成績,為接下來的春闈鼓鼓勁。若是例考所寫的題目還能得到老祭酒的幾句讚賞,那春闈上榜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畢竟天子雖然是考生名次的決定者,但誰能進榜單卻是祭酒決定的。

在考前得到祭酒的首肯,怎麼可能不中進士?

“九郎,這次例考你可要用些心思。”

獨孤介拋出這麼一句耐人尋味的話自然是想向獨孤孺挑釁。隻是這獨孤孺似乎並未被激怒,隻淡淡道:“二郎也要用心啊。”

他這一句話便把獨孤介頂了回去。看來獨孤孺是要跟獨孤介爭到底了。

“肅靜,要發題目了!”

博士崔灃嚴厲的聲音讓有些嘈雜的大廳瞬間安靜了下來。監生們對這個平日裏不苟言笑的博士還是有些懼怕,紛紛垂下頭去。

在另一名博士的幫助下,崔灃將例考的題紙發了下去。

走到獨孤介的身邊時,崔灃刻意停了片刻,就是這片刻,他迅速的從袖口裏抽出一張紙條夾在了試題之中。

......

......

“荀大哥,既然已經確定獨孤介拿到了春闈的試題,為何現在還不動手!”

從國子監中出來,常子鄴十分不解的問道。

從獨孤介進入考廳後他們便一直在暗中觀察,自然將獨孤介和崔灃的小伎倆看的一清二楚。